旷夷的意思、旷夷的详细解释
旷夷的解释
旷达坦荡。《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 知章 ﹞性旷夷,善谭説。”
词语分解
- 旷的解释 旷 (曠) à 空阔:空旷。旷远。旷野。地旷人稀。 开朗,心境阔大:旷达。心旷神怡。 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旷了。 荒废,耽误:旷工。旷时持久。旷日经年。 长时间所无:旷代伟人(当代
- 夷的解释 夷 í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
网络扩展解释
“旷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旷达坦荡,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心胸开阔、豁达洒脱。以下为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1. 基本释义
- 旷:指空阔、开阔,既形容空间上的广阔(如“旷野”),也引申为心境的开朗豁达(如“心旷神怡”)。
- 夷:本义为平坦,后引申为平和、安定(如“化险为夷”),也指消除(如“夷为平地”)。
- 组合义:“旷夷”结合二者,强调心胸开阔、坦荡无拘的品格,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或处世态度。
2. 文献出处与用法
- 历史典籍:《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提到:“(贺知章)性旷夷,善谭説”,意为贺知章性情豁达坦荡,且善于言谈。
- 诗词引用:
- 宋代苏籀《閒咏一首》:“自许羲皇上,陶然绝旷夷。”
- 释道潜《读东坡居士南迁诗》:“居士胸中真旷夷,南行万里尚能诗。”
(以上诗句均通过“旷夷”赞颂人物的超然心境。)
3. 近义词与相关词
- 近义词:旷达、豁达、坦荡、洒脱。
- 反义词:狭隘、拘谨、偏执、局促。
4. 应用场景
- 人物品评:多用于评价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如“他生性旷夷,不拘小节”。
- 自我修养:可借以表达对开阔心境的追求,如“处世当有旷夷之怀”。
5. 权威来源参考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新唐书》相关章节、宋代诗词集,或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旷夷
旷夷(kuàng yí)是一个汉字词,由“旷”和“夷”两个部分组成。
旷字的部首是日字旁,表示与日相邻的地方。它的拆分笔画顺序为一横、一竖和一撇。夷字的部首是大字旁,表示大的事物。夷字的拆分笔画顺序为一横、一捺和一点。
旷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诗经》中的《旷野》篇。旷夷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是“廣夷”,其中的“广”字和现代的“旷”字相同,而“夷”字则保持不变。这个词常用来描述辽阔荒凉的地方。
在繁体字中,旷字的写法保持不变。而夷字的写法是“夷”字下方有两点,形状略有差异。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旷字的古代写法是一横、一竖、一竖、一撇;夷字的古代写法是一横、一捺、一横、一点。
以下是一些例句:
1.海上一片旷夷,令人心旷神怡。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旷夷胜景让人流连忘返。
组词:
旷野、旷课、旷工、旷达
近义词:
广阔、辽阔、荒凉
反义词:
繁忙、熙熙攘攘、拥挤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