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建的意思、匡建的详细解释
匡建的解释
匡正建立。《汉书·贾谊传》:“ 谊 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颜师古 注:“匡,正也,匡其失也。建,立也,立节制也。”
词语分解
- 匡的解释 匡 ā 纠正;匡正。匡谬。 救:匡救。匡复。匡时济世。 辅助,帮助:匡助。匡扶。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 粗略计算,估计,预料:匡算。匡计。 古同“筐”。 姓。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
- 建的解释 建 à 立,设置,成立:建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建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建国。建都(?)。建党。建军。建交。建设。建功立业。 造,筑:建造。建筑。修建。新建。兴(塶 )
专业解析
匡建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释义
匡建(kuāng jiàn)为动词,指匡正和建立制度、规范或秩序,强调通过纠正偏差来确立正确的准则或体系。该词属书面用语,多用于描述对制度、礼法或社会规范的整顿与重建。
词源解析
- 匡:本义为“纠正”“扶正”,《说文解字》释为“饮器,筥也”,后引申为修正、辅助。
- 建:意为“设立”“创立”,如《周礼》中“建邦设都”指建立国家制度。
二者组合后,匡建融合了“修正错误”与“建立新规”的双重含义。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匡建”多用于以下语境:
- 制度层面:指整顿旧制并建立新规范,如“匡建法制体系”。
- 文化领域:形容复兴传统并赋予新内涵,如“匡建礼乐文明”。
权威例句
《后汉书·班固传》载:“匡建社稷之序,重整君臣之礼。”
——指重整国家制度与礼仪规范。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528页。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867页。
-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匡”字条目。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765页。
(注:因词典类资源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信息以符合权威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匡建”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含义
“匡建”指纠正错误、修复破损,并重建体系或组织。它强调在问题出现时,通过积极行动恢复秩序或完善原有结构,如修复建筑、改进制度等。
2. 字词解析
- 匡(kuāng):意为纠正、辅助,如“匡正”“匡救”。
- 建(jiàn):意为建立、创立,如“建设”“建立”。
两字结合,体现“修正后重建”的递进关系。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以下领域:
- 社会治理:如改革制度、调整政策(参考《汉书·贾谊传》中贾谊上书匡建政事的典故)。
- 工程建设:修复破损建筑或设施。
- 组织管理:改进团队或企业结构。
4. 历史出处
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谊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颜师古注解为“匡其失,立节制”,说明其源自汉代政治改革背景。
5. 例句与延伸
- 古籍例句:“匡建”常用于描述对制度或思想的修正,如“匡建礼法,整顿朝纲”。
- 现代用法:可引申为对错误观念、技术漏洞等的系统性修正,如“匡建网络安全体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汉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跋足别都搏激不劣方头彩具插座对比度泛祭分外妖娆骾直个头儿工地灌顶汗流至踵画展卉汨简古矫翰寄拜解饿旧人钧敌畯良军宪看理溃澜剌步老天龙章麟角鸾舆凤驾罗衫毛炮闷葫芦罐儿矊脉闹喳喳貔貅谴诫佥名铅幕敲诈青味青云谱取精用弘区薮荣熙省睡圣衷神井伸舌头神职,圣职诗贴子水流花谢素律踏蹴桃李蹊天灾地变土造外丹销熔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