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恶疾的意思、恶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恶疾的解释

[foul/nasty disease] 痛苦难治、令人厌恶的疾病

详细解释

(1).谓难以医治的疾病。《公羊传·昭公二十年》:“何疾尔?恶疾也。” 何休 注:“谓瘖、聋、盲、癘、秃、跛、傴、不逮人伦之属。”

(2).特指癞病,即麻风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伯牛 有恶疾。” 裴駰 集解引 包氏 曰:“ 牛 有恶疾,不欲见人, 孔子 从牖执其手。” 宋 李昌龄 《乐善录·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鬚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足阳明经胃府脉证》:“ 崔 言得疾,眉髮自落,鼻梁崩倒,肌肤得疮如疥,皆目为恶疾。”

(3).喻恶劣的癖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而且多死一个鸦片鬼,世上便少一个传染恶疾的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恶疾"是汉语中表示严重难治疾病的传统医学术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词源考据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东汉郑玄注"疕,头疡,亦谓秃也。身伤曰疡。恶,恶疾也",此处"恶疾"特指具有传染性或损毁外貌的严重疾病。

二、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难以医治的疾病"(第二版第7卷第243页),《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标注为名词,注音èjí,释例包含麻风、癫痫等具有社会禁忌特征的慢性病。

三、传统医学分类 清代《医宗金鉴》将恶疾归为"大风、疠疡、癫痫"三类,其共同特征包含病程迁延、损形毁容、治疗困难等特点。这与现代医学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存在对应关系。

四、社会文化内涵 该词在儒家典籍中具有特殊伦理价值,《礼记·儒行》载"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流言不极;不断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中隐含着对患病者道德品格的特殊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恶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医学、社会及历史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指难以治愈且令人痛苦的疾病,通常具有病程长、治疗复杂的特点。在医学语境中,该词常见于描述癌症(如胃癌、肺癌)、艾滋病、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二、具体表现

  1. 医学范畴

    • 恶性肿瘤类:胃癌(早期无症状,晚期出现呕血)、肺癌(伴随咳嗽、胸痛)、白血病(表现为贫血、感染)等。
    • 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破坏免疫系统)、疟疾(高致死率)。
    • 慢性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可逆性肺损伤)。
  2. 历史语境
    古代特指麻风病等具有明显外貌损伤的疾病,如《史记》记载孔子弟子伯牛因患恶疾不愿见人。

三、引申含义

该词也可比喻社会顽疾或不良习惯,如鸦片成瘾被称为"传染恶疾"。在《后汉书》中,"恶疾"还延伸为"痛恨"之意,体现词义的历史演变。

四、语言特征

可通过查看医学案例详述,或参考了解古籍中的用法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哀戚按章堡壁巴人别作良图不文不武岔儿车庐赤钟船步篡贼灯焰貂衣多能烦惋飞电婓婓飞行殿风和日暖逢衣服物割慈钩镰刀垢染合词黄带黄阙胡大徽织捡场肩负降夺简令饥僝讦露接三连四精准旷阙羸饿敛色屏气烈操明径敏捷能样飘摇歉俭情昵软招若是嫂子深耽声谱诵咒素鬓泰山北斗亡敝枉费日月五谷不升嚣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