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鈆钝”。铅刀,钝刀。比喻愚鲁的资质。 唐 韦应物 《答徐秀才》诗:“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铅钝丁寧淬,芜荒展转耕。” 宋 欧阳修 《谢进士及第启》:“窃惭鈆钝,尝厠翰场。”
“铅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进行综合解释:
“铅钝”由“铅”和“钝”组成:
该词常以铅刀钝刀为喻,表示资质愚鲁或才能平庸,多用于自谦语境。例如:
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诗词鉴赏时仍可能遇到。其核心意象“铅刀”因金属特性(软、易钝)成为传统文化中“自谦才能”的典型符号()。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诗词注解。
铅钝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的头脑迟钝、反应迟缓,缺乏智慧和敏锐度。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铅”和“钝”。
“铅”的部首是金,它是一个金属的名称,表示铅元素。它的笔画数是11画。
“钝”的部首是钅,它表示金属钳子。它的笔画数是7画。
《说文解字》中解释,“铅”是一种重而柔软的金属,“钝”是指刀剑等物偏钝。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反应迟钝,智商低下。
繁体字中,铅钝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写法中,“铅”有时会写成“氺”代替,“钝”则有时会写成“䒑”。
他思维迟缓,行动铅钝,让人无法与他交流。
铅笔、钝化、不钝等。
迟钝、愚钝、呆笨。
聪明、敏捷、机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