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绥纳的意思、绥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绥纳的解释

安抚接纳。《北史·江文遥传》:“后为 安州 刺史,善於绥纳,甚得物情。”《新唐书·王铎传》:“绥纳流宂,益募军,完器鎧,武备张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绥纳"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进行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为“安、安抚”,引申为“使安定”“怀柔”。《说文解字》释:“绥,车中靶也”,后演变为安抚之义,如《诗经·大雅》"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2. 意为“接受”“收容”,如《尚书》"纳于百揆",指接纳人才或归附者。

二、合成词义

"绥纳"为同义复合词,指以安抚手段接纳归附者或降者,强调通过怀柔政策实现和平收服。例如: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朝廷积虑,常欲以时绥纳",描述汉王朝对匈奴的安抚政策。

《资治通鉴》记唐太宗语:"绥纳新附,以固疆圉",体现对归附部族的包容策略。

三、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史书与政论,如: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绥纳"词条释义

    http://www.hydcd.com/cd/htm15/87701.htm

  2.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检索实例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网络扩展解释

“绥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安抚接纳,主要用于描述统治者或管理者对民众的怀柔政策。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绥”意为安抚、安定,“纳”指接纳、容纳。组合后,“绥纳”强调通过安抚手段接纳流民、稳定民心,常见于政治或社会治理语境。


二、具体解释与用例

  1. 政治治理中的应用
    多指官员或君主以温和政策接纳流离失所的百姓,巩固统治。例如:

    • 《北史·江文遥传》记载,江文遥任安州刺史时“善於绥纳,甚得物情”(善于安抚接纳,深得民心)。
    • 《新唐书·王铎传》提到“绥纳流宂(冗),益募军”,指王铎通过接纳流民扩充军队。
  2. 情感层面的引申
    部分文献(如《诗经·秦风·绥酒》)引申为平息内心不安,达到心境平和,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三、词义演变

四、注意事项

不同文献对“绥纳”的解释存在细微差异,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例如《诗经》中的“绥”单字表安抚,而“绥纳”组合更倾向政治行为。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北史》《新唐书》等原始史料,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逼汗草笔如椽比音怆凄翠珉登隆电奔逗宿黩贱二边贰负反要法身肥醲浮人古板规警黑亮红氍毹华纳黄发华丝贱恶继拜纪昀谲谏龛室恳恋扣扃亏耗雷船棱大联婚栗房龙輁闾墓蛮莫茅厕评委慊慊轻财好施庆慰葺缮沙钩深闳神世诗公室子拴车水泄不透説舌四面碰壁耸肩笋簴威虐虾蟇车纤小櫹橾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