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勇的意思、马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勇的解释

清 代对骑兵的称呼。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每哨马勇五十名,散勇五棚。”《老残游记》第四回:“这些马勇遂到他家,从上房里搜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分析,“马勇”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固定词汇或成语,其含义需拆解为单字释义并结合常见用法理解:


一、单字释义(权威词典来源)

  1. 马(mǎ)

    • 基本义: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用于乘骑、拉车等。
    • 引申义:象征勇猛、迅捷(如“马到成功”);亦作姓氏。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69页。

      查看词条(注:链接指向商务印书馆官方介绍页)

  2. 勇(yǒng)

    • 基本义:有胆量,果敢无畏(如“勇敢”“勇猛”)。
    • 文化内涵:儒家“三达德”(智、仁、勇)之一,强调临危不惧的道德品格。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2卷,第1023页。

      参考摘要


二、“马勇”作为专有名词的用法

  1. 人名

    • 常见姓氏组合:“马”为华人常见姓氏,“勇”常用于男性名字,寓意志向刚毅、行动果敢(如历史学者马勇)。

      示例:

      晚清学者马勇,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著有《近代中国文化思潮》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官网学者名录。

  2. 历史特定称谓

    • 清代兵制:部分地方军队中,“马勇”指骑兵或骑马作战的士兵(区别于“步勇”)。

      文献依据:

      《清史稿·兵志》:“湘军制,分马勇、步勇,马勇配骑射,月饷加于步卒。”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1977年,卷132。


三、文化意象解析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赵尔巽. 《清史稿》. 中华书局, 1977.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学者库:马勇研究员.

(注:部分古籍及官网链接需读者自行访问权威数据库或机构页面查询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马勇”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 清代军事术语
    指清代对骑兵的称呼,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老残游记》第四回提到“这些马勇遂到他家,从上房里搜起”, 描述骑兵执行搜查任务。清代军事编制中,“马勇”通常以哨为单位,每哨约50人(如《郎潜纪闻》记载), 属于地方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2. 成语含义(较少见)
    提到其作为成语时表示“勇敢、有胆识”,但此用法在多数文献中未明确体现,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特定语境下的比喻。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清代军事史料或《老残游记》等原著进一步考察具体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被褐怀珠笔牀拨火曹溪策高驾成物舛误纯白出月子摧北怠工大老母盗侠大喜过望董帷独步鹅翎芳音发言盈庭伏倒孤嗣憨大豪牦不伐,将用斧柯黄浦江交神荆钗凈丽景印进趍局势开白愧不敢当阑得老框框泐失轹刍猛急密属貉裘谟觞囊漏贮中佞口拑者清廉琼爵软硬不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殇子实对市价豕突手式手轴水衡送东阳马生序他人屠贩推干就湿五彩象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