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孔約的意思、孔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孔約的解釋

十分簡約。《文選·班固<幽通賦>》:“所貴聖人至論兮,順天性而斷誼;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惡而不避;守孔約而不貳兮,乃輶德而無累。”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孔,甚也;輶,輕也。言聖人所守甚約而無二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孔約"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典籍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源釋義

  1. "孔"在《說文解字》中釋為"通也",作副詞時表程度深,如《詩經·小雅》"父母孔迩",《爾雅·釋诂》載"孔,甚也"。
  2. "約"本義為纏束(《說文》),引申為約束、簡要,《廣雅·釋诂》注"約,儉也"。

二、複合詞義 二者結合構成并列式複合詞,指"極其簡約"。《漢語大詞典》引《漢書·揚雄傳》"不約而章,不縷而缋",李善注曰:"孔約謂甚簡約也",此用法多見于漢魏文獻。

三、古籍應用

  1. 東漢王充《論衡·自紀》:"事衆文饒,水大魚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書雖文重,所論百種。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傳作書篇百有餘,吾書亦才出百,而雲泰多,蓋謂所以出者微,而觀讀之者,不能不譴呵也。河水沛沛,比夫衆川,孰者為大?蟲繭重厚,稱其出絲,孰為多者?"
  2.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征聖》:"《易》稱'辨物正言,斷辭則備',《書》雲'辭尚體要,弗惟好異'。故知正言所以立辯,體要所以成辭;辭成無好異之尤,辯立有斷辭之義。雖精義曲隱,無傷其正言;微辭婉晦,不害其體要。體要與微辭偕通,正言共精義并用;聖人之文章,亦可見也。"

四、現代應用 該詞已屬罕用詞彙,僅存于古籍研究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此詞條,建議專業研究可參考《故訓彙纂》(商務印書館,2003)第845頁相關訓釋。

網絡擴展解釋

“孔約”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孔約”意為十分簡約,其中“孔”表示程度(甚、非常),“約”指簡約、簡略。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詞典中被明确提及。

二、出處與結構

  1. 文獻來源:最早出自東漢班固的《幽通賦》:“守孔約而不貳兮,乃輶德而無累。” 李善注引曹大家(班昭)的注釋:“孔,甚也;輶,輕也。言聖人所守甚約而無二端。”。
  2. 結構分析:屬于形容詞短語,由表程度的“孔”和表簡約的“約”組合而成,強調極緻的簡樸或克制。

三、常見用法

四、示例參考

《文選·班固<幽通賦>》中的例句體現了其古文用法,現代語境中可靈活用于描述簡約克制的特質。

别人正在浏覽...

白往黑來碧組才郎采買常人侈僞出超觸冒賜貢打滑澾頂層丁内憂定形厎慎東盟獨聽兒女子風縫挂心過抵紅海黃河水清戶扉兼遣蹇足頸脰靜脈絶筆絶話空防老哥兒們梁邸離離光光隆指緑醅門廷木災弄春蟠青叢翠篷索糗餈秋堂求瑕券帖篛竹三山客上鹹五,下登三慎始贳過石屏收梢四格死光通夕退膘文簿無人鰕蚬撷采心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