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阙的意思、空阙的详细解释
空阙的解释
亦作“ 空缺 ”。1.缺少;间隔。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朱子语类》卷六八:“如子时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无空闕时。”
(2).缺额,空着的职位。 晋 王献之 《江州帖》:“若 宣城 、 瑯琊 不果,南有空缺可作者,此信还具白。”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今军位空缺,有一卫不满千餘,一所不满百餘者,宜备查缺额之故而补足之。” 叶圣陶 《倪焕之》二六:“一套的敷衍话,说再好也没有,可惜没有空缺。”
词语分解
- 空的解释 空 ō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 阙的解释 阙 (闕) 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 豁口,空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专业解析
"空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构成
- 空:本义指洞穴,引申为空虚、没有内容(《说文解字》:空,窍也)。
- 阙:本义指宫门两侧的高台,引申为缺失、缺口(《说文解字》:阙,门观也)。二者组合为并列结构,强调"空缺"状态。
二、词典释义
-
核心含义
指职位、名额或事物的缺失与空白。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为:"空缺;缺额",特指待填补的职位或名额。
例证:
《宋史·职官志一》:"遇有阙员,方得补除。"("阙"通"缺",指官职空额)
-
引申用法
- 时间/空间上的空白:如日程安排中的空档期、场地未被占用的状态。
- 文本内容的缺失:古籍中因传抄遗漏导致的字句脱漏(《文献学概要》称"脱文"或"阙文")。
三、古籍用例佐证
- 《汉书·王莽传》:"四辅公卿,士师庶尹,各有分职,而空阙未补。"(官职空缺未补)
- 唐代刘禹锡《论吏》:"空阙之处,非才不充。"(职位空缺需有才者填补)
四、现代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学术语境,如:
- 编制空阙:机关单位未招满的员额。
- 史料空阙:历史记载中的缺失环节(如考古发现填补某朝代史料空阙)。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空阙"词条释义
-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阙"字释义
-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对"空""阙"的形义分析
-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关于文本缺漏的术语界定
网络扩展解释
“空阙”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同“空缺”
指事物存在不足或缺失,例如时间、空间上的间隔,或具体事物的缺少。
例句:
- 《朱子语类》:“如子时是今日,子之前又是昨日之亥,无空阙时。”(表示时间无间隔)
- 《齐民要术》:“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阙。”(指酿酒时原料不可缺少)
-
职位缺额
特指官位、职位的空缺。
例句:
- 晋代王献之《江州帖》:“南有空缺可作者,此信还具白。”
- 明代唐顺之奏疏提到“军位空缺”,需补足缺额。
-
引申为不完整状态
可形容抽象事物的不完善,如计划、文本等存在遗漏。
二、字形与通假
- “阙”与“缺”通假:古代“阙”常作为“缺”的替代字,表示缺失()。
- 读音:拼音为kōng quē,部分文献中亦写作“空缺”()。
三、使用建议
- 古籍阅读: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如《齐民要术》《朱子语类》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含义。
- 现代语境:当代使用较少,更常用“空缺”替代。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详细例句,可参考、2、5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斗邦懋贲诸冰库部凭侪衆齿轮传动痴挣冲排词话词友达典倒月大同大雅君子钿徽傎乱地隐冬隙顿羽饿虎之蹊反冲力返掌风和日暖缝缉風霜奉祝纷挠蚝壳窗盒仗黄旗画沙减核肩肩艰苦奋斗教会学校家中哨谨惜计枢齎议卷积云居乐康白度颗盐愧颜睦姻前星起合羣神森指上演守国渟洄通驭外嬖琬琰文词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