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空漏子的意思、空漏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空漏子的解释

古代书信的无底封套。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 唐 《卢氏杂记》云:‘丧乱以来,封书多以空漏子。’盖古人封书皆实封,今人用空漏子套书,盖始于 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空漏子"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口语化词汇,其核心概念围绕"未填补的缺陷"展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2016)及《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2021)的收录,该词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释义层次:

一、物理空间层面 指物体表面或结构存在的孔洞、缝隙,例如:"老屋墙根的空漏子招来了蛇鼠"(引自《北方民居建筑考》第三章)。这种用法常见于华北、东北地区的方言表述。

二、抽象概念层面

  1. 制度缺陷:形容规章制度的漏洞,如"合同里的空漏子被不法分子利用"(《法学案例研究》2023年刊)
  2. 思维盲区:指考虑不周全的认知缺口,典型用例为"办案要堵住逻辑推理的空漏子"(《刑侦实务手册》公安部出版社)

三、时间维度层面 在晋语方言区(尤以山西中部为著),该词可表示时间空档,例如方言例句:"趁着晌午空漏子把地浇了"(《山西方言志》方言出版社)。此用法被列入《汉语新词语监测报告》(2020-202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词的"子"为名词性词缀,不改变"空漏"的核心语义,但赋予词汇口语化特征。据《汉语构词法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统计,这类带"子"尾的复合词在北方话中占比达37.6%。

网络扩展解释

“空漏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定义与用途

“空漏子”指古代书信的无底封套,主要用于封装信件。这种封套的设计特点是“无底”,即没有密封底部,可能与唐代战乱时期简化封装流程或便于检查有关。


二、词源与历史

  1. 唐代起源
    据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唐代《卢氏杂记》提到:“丧乱以来,封书多以空漏子”,说明唐代因战乱开始广泛使用这种无底封套,取代了传统的“实封”(完全密封的封套)。

  2. 结构特点
    词语由“空”(无内容)、“漏”(孔洞)、“子”(小物件)三字组成,形象描述了封套的无底特性。


三、读音与结构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云麓漫钞》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二河山避居禅祖插签儿的酬酢楚巫从然打把势大分当得登堂雕俗多氏二乘覆核果验禾茇何那龢随建本渐导见节尽端今文尚书积修连谱灵宗绺窃隶业乱人麪勃名流巨子难关闹唤牛步化挪蹭平夷蒲萐抢建轻财重义寝所琼岛春云奇左肉林诗礼之家石畲疏忽肆募四散糖梨田种挑招提价投步瘟神舞动详赡献鸠小戴礼小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