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荡。翻腾冲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子胥 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宋 韩驹 《入鸣水洞》诗:“断崖如破瓜,飞瀑中荡激。” 明 何景明 《进舟赋》:“手足耳目口不敢少怠,心不敢少他,然后从容乎安流,荡激于奔涌洄洑之中而无虞也。”
“荡激”的汉语词典释义
“荡激”是一个汉语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描述的是物体(多为液体或具有流动、冲击特性的事物)因剧烈运动而产生的冲撞、激荡状态。该词常用于描绘自然现象或引申表达强烈的情感、思想冲击。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理解:
本义:物理层面的冲击激荡
引申义:情感或思想的强烈冲击
“荡激”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由外至内、由物理到精神的强烈动荡与冲击过程。其核心在于表现一种动态的、力量交汇碰撞的状态,无论是自然界水流的汹涌澎湃,还是人心灵深处的震撼与共鸣。
参考来源: 汉语大词典. 荡激 [EB/OL]. [访问日期:2025-08-0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相关词条:激荡) 辞海网络版. 相关条目释义参考 [EB/OL]. [访问日期:2025-08-01].
“荡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荡激”指激荡、翻腾冲击,多用于描述水流或自然现象的剧烈运动,也可引申为情感或力量的强烈波动。例如:
古籍用例:
现代用法: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属于文学性较强的词汇,常见于诗词或历史类文本中。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及现代解释,更多用例中标注的来源。
备饰笨头笨脑避事肸向波流茅靡常客弛废愁绪淳于当耳边风得靠灯品栋号菲律宾钩搭观衆归骨颢天黑鲩横潢红殷殷黄金印轘辕祸福无门人自召糊突桶葭莩之亲旌甄济贫军健躐行扪足溟鹏明子攀附沛庭軿接起惫青籸饭欺天罔人胜绝射生军受辞瘦骨棱棱顺俟瞬息戍堡素褐榻布饧粥绦绒头緑投降突黑微言大义五通神武夷君现饭象意象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