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苛刻忌妒。《管子·形勢解》:“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能寬裕純厚而不苛忮,則人民附。”
“苛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ē zhì,由“苛”與“忮”組合而成,具體含義如下:
“苛忮”整體形容待人苛刻且心懷嫉妒,常用于描述性格或行為上的雙重負面特質。例如:
《管子·形勢解》:“能寬裕純厚而不苛忮,則人民附。”
(若統治者寬厚而不苛刻忌妒,百姓便會歸附。)
“苛忮”強調嚴厲與嫉妒的結合,既有外在行為的苛刻,又有内在心理的失衡。需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文獻或特定修辭場景中。
苛忮是一個漢字詞組,由“苛”和“忮”兩個字組成。
苛的部首是艹,忮的部首是心。苛的筆畫數為8,忮的筆畫數為7。
《莊子·外篇·馬蹄》中有一句話:“苛忮不能為道。”在這句話中,苛忮表達了對外界事物過于嚴苛、挑剔的意思。
繁體字中“苛”沒有變化,而“忮”寫作“忳”。
在古代,苛忮的字形稍有不同。苛的古字形為“軻”,忮的古字形為“沚”。這種古代寫法是在小篆和隸書時期使用的。
他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忮,從不容許自己有任何懈怠。
苛待、苛責、苛刻、忮忍、忮慢、忮忄。
苛求、挑剔、嚴格。
寬容、隨和、寬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