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薮的意思、山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薮的解释

(1).山深林密的地方。《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 汉 马融 《广成颂》:“乃储精山藪,歷思河泽。”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鸟兽以山藪为家,而豢养於樊笼之中,非其情也。”

(2).山林与湖泽。《后汉书·梁冀传》:“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大雅含弘,量苞山藪。” 张铣 注:“言量度广远,可以苞括山藪。”

(3).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后汉书·谢弼传》:“臣山藪顽闇,未达国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已西渡,尽封还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唯陛下听野人山藪之愿,使一老者得尽微命。”《南齐书·明僧绍传》:“山藪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 戴公 故事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构词和语境两方面解析:

  1. 字面本义

    “山”指代山脉或山岭,“薮”本义为水草丰茂的沼泽或湖泽,二者结合构成偏正结构,原指山间的大型湖泽,后引申为山林与湖泽的并称,象征自然中幽深广袤的隐秘之地。此释义源自《汉语大词典》对“薮”的注解。

  2. 文献用例与引申义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山薮藏疾”,以“山薮”暗喻藏匿隐患的复杂环境。晋代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中“山薮之变”则指难以驯服的自然险阻或社会动荡势力。

  3. 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山薮”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创作,保留其地理实体与抽象象征的双重属性,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山深林密处”,常用于比喻人才或事物的聚集地(如“文化山薮”)。

网络扩展解释

“山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解析:

  1. 自然地理特征
    指山林与湖泽并存的自然环境,尤其强调山深林密、水草丰茂的偏僻地带。例如:“虎豹藏于山薮”形容野兽栖息于深山沼泽中()。

  2. 社会文化隐喻
    与“朝廷”“廊庙”相对,代指远离政治中心的民间或隐逸之地,如描述隐士“遁迹山薮”,或比喻未被世俗侵染的淳朴环境。

  3. 引申含义
    在古籍中偶尔引申为人或事物聚集之处,但此用法较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补充说明:该词属书面用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如需更权威的释义,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八蜡神备问徧览闭淫不偟苍哑创大达拉密黨見黨權蹈躧邓家无子东髽督看遏折遏阳负奇腐竹该核贵县骇吁合耦劾系鹤羽洪罏花媳妇儿江回结字机符骏迈刊润渴睡汉辽空龙毛慢待蛮会牧渔难训内第牛脍皮室军铺板擎托湫阨启知日参冗扰山题剩菜残羹史侯说真方綀子凸边伟士伪议武曲武学纤萝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