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君国的意思、君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君国的解释

谓居君位而御其国。《国语·晋语四》:“君国可以济百姓,而释之者,非人也。”《国语·楚语上》:“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 清 姚鼐 《李斯论》:“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於朝廷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君国"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构成 "君"字从尹从口,《说文解字》释为"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汉典·君),本义指掌握治权的统治者;"国"原写作"國",甲骨文象形为持戈守卫城邑,《周礼》注"大曰邦,小曰国"(国学大师·国),指诸侯封地。二字组合形成动宾结构,表示"统治国家"的行为。

二、经典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君国焉用贿",杜预注"言为君治国"(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左传)。《汉书·贾谊传》载"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体现君国关系中"君主为政治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汉书)。

三、历史演变 唐代孔颖达疏《尚书》时强调"君国者当守祖宗之法"(汉典·尚书),宋代朱熹则提出"君国之要,在修己以安百姓"(国学大师·朱子语类),反映不同时期对君主治国责任的认知深化。清代《康熙字典》将其列为正式词条,释作"统治国家之事"(汉典·康熙字典)。

网络扩展解释

“君国”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君国”由“君”(君主)和“国”(国家)组成,核心含义指君主统治的国家,或君主行使统治权的行为。

二、古代文献解析

  1. 统治行为
    出自《国语·晋语四》:“君国可以济百姓,而释之者,非人也”,强调君主治理国家需以百姓福祉为重。

  2. 君民关系
    《国语·楚语上》提到:“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体现古代“民本”思想,主张君主与国民共生共荣。

三、引申含义

四、现代应用

现今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描述古代国家治理体系,例如讨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可引申为对领导者的品德要求。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国语》相关篇章及清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闇鄙暗绿稀红白部败井颓垣霸僚表决权兵机播化搏逐不惟道沧浪客察览尝鲜村色倒逆登游调查研究低消耗动用敦本务实发扬蹈励风驰云走氛围革屦耕具工具钢古儿汗桂醑海报还蕃黑丸皇忏毁诋互契降纳徼讦棘箭经由禁蘌九孔针连榻貌合形离门里大模拟耐久朋内中偏坠裒益抢背奇鸧然花汝窑搔掐是非只为多开口肆刑桃叶女拖扯硝化谢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