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rgent] 非常急迫
厂商求才孔急,人力供应失调
很紧急,很急迫。 清 方苞 《书卢象晋传后》:“当是时边事孔急,凡自求试於军中者,无不立应。”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夷助剿》:“购买船礮之议, 曾国藩 等是否办理,无从询知。而当此时,事孔急,未便再事因循。”《清史稿·兵志十一》:“以军需孔急,飭工匠多炼西门士钢及贝色麻钢,为製造枪炮之用。”参见“ 孔亟 ”。
“孔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详细解释如下:
“孔急”表示“非常急迫、紧急”。其中,“孔”为副词,意为“很、非常”(源自“孔”的副词用法,参考),与“急”组合后强调紧迫程度。
“孔”在古汉语中作程度副词使用,类似“亟”,如“孔武有力”(非常勇猛)。因此“孔急”属于“副词+形容词”的构词方式,强化语义。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清代文集或权威词典(如沪江词典)。
《孔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心情急躁、焦急不安。这个词来自于古代汉语,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孔急》的拆分部首、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孔急》的拆分部首是“子”和“心”,部首“子”表示人,而部首“心”表示心脏。
《孔急》的笔画分为4画(子)+ 13画(心),总共17画。
《孔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律历志》中载有一则记载。记载中提到孔子的弟子颜回离开后,孔子非常焦急地等待他的归来,因为孔子非常倚重颜回的才智和学识。孔子对颜回的忧虑和焦急被后人总结为“孔急”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心情急躁不安的状态。
《孔急》的繁体字为「孔急」。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孔急的写法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例如,孔子的“孔”字在古代常以「」代替现代的「孔」字。而急字的写法也会有所不同,可能使用更加简化的形式,如「」等。
他等待颜回的归来时,心情异常孔急。
她被困在电梯里,焦急的心情让她感到孔急。
构成《孔急》的构词部分没有特定的类似词缀,因此暂时没有与之组成类似结构的组词。
与《孔急》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焦虑、不安、急迫。
与《孔急》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安稳、从容、冷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