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rgent] 非常急迫
廠商求才孔急,人力供應失調
很緊急,很急迫。 清 方苞 《書盧象晉傳後》:“當是時邊事孔急,凡自求試於軍中者,無不立應。”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外夷助剿》:“購買船礮之議, 曾國藩 等是否辦理,無從詢知。而當此時,事孔急,未便再事因循。”《清史稿·兵志十一》:“以軍需孔急,飭工匠多煉西門士鋼及貝色麻鋼,為製造槍炮之用。”參見“ 孔亟 ”。
“孔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孔急”表示“非常急迫、緊急”。其中,“孔”為副詞,意為“很、非常”(源自“孔”的副詞用法,參考),與“急”組合後強調緊迫程度。
“孔”在古漢語中作程度副詞使用,類似“亟”,如“孔武有力”(非常勇猛)。因此“孔急”屬于“副詞+形容詞”的構詞方式,強化語義。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清代文集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
《孔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心情急躁、焦急不安。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漢語,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孔急》的拆分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孔急》的拆分部首是“子”和“心”,部首“子”表示人,而部首“心”表示心髒。
《孔急》的筆畫分為4畫(子)+ 13畫(心),總共17畫。
《孔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律曆志》中載有一則記載。記載中提到孔子的弟子顔回離開後,孔子非常焦急地等待他的歸來,因為孔子非常倚重顔回的才智和學識。孔子對顔回的憂慮和焦急被後人總結為“孔急”的成語,用來形容人心情急躁不安的狀态。
《孔急》的繁體字為「孔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孔急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例如,孔子的“孔”字在古代常以「」代替現代的「孔」字。而急字的寫法也會有所不同,可能使用更加簡化的形式,如「」等。
他等待顔回的歸來時,心情異常孔急。
她被困在電梯裡,焦急的心情讓她感到孔急。
構成《孔急》的構詞部分沒有特定的類似詞綴,因此暫時沒有與之組成類似結構的組詞。
與《孔急》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焦慮、不安、急迫。
與《孔急》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安穩、從容、冷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