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残帙的意思、残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残帙的解释

犹残卷。《明史·徐渭传》:“后二十年, 公6*安 袁宏道 游 越 中,得 渭 残帙以示祭酒 陶望龄 ,相与激赏,刻其集行世。”参见“ 残卷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残帙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残帙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意蕴的复合词,由“残”与“帙”两部分构成。

  1. 字义解析

    • 残:本义为“残缺、不完整”,引申为事物因破损、散失或时间久远而失去完整状态,如《说文解字》释为“贼也,从戋声”。
    • 帙:原指包裹书籍的布套或书函,《广韵》注为“书衣也”,后借代指书籍、卷册,如唐代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中“帙解带芸香”即指书籍的整理与保存。
  2. 词义内涵

    “残帙”特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文稿,常用于描述古籍、文献因年代久远或保存不当导致的破损状态。例如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记载:“偶检残帙,得故礼部尚书吴郡张公诗”,此处“残帙”即指零散遗留的旧籍。

  3. 应用场景

    该词多出现于文史领域,强调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遗憾。如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提到“残帙断简,亦足徵考”,体现其作为历史研究重要佐证的价值。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残帙”指残缺不全的书卷或书籍,多用于形容古籍、文献等因年代久远或保存不善而缺失部分内容的情况。具体解析如下:

  1. 字义拆解

    • 残:意为不完整、剩余或残余。如《庄子·马蹄》中“纯朴不残”指未被破坏的原始状态,引申为事物未完全保留。
    • 帙:原指包书的布套,后引申为书卷、册籍。例如“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数量庞大。
  2. 词义综合
    “残帙”即残存的书籍或书卷,通常指古籍因破损、遗失导致内容不全。例如:“残帙散落”描述古籍零散不全的状态。

  3. 应用场景
    多见于文献学、历史研究领域,强调对古籍残缺状态的描述或保护需求。如清代藏书家常以“残帙”指代需修复的珍本。

扩展补充:
“残”在古汉语中还可表示“剩余”(如“残香”)或“末尾”(如“残年”),均与“残帙”中“不完整”的语义相通。

别人正在浏览...

胞衣不走落坼嫮掁拨沉凝螭魅魍魉从军蹿蹦答卷叨沓典范顶杆董作断碎分诉凫茈诡异黑线回心院毁胔虎踪猫迹加功降娄坚强角化角家井落九灵苛役旷官矿柱窥觎历史唯心主义流食露天采矿美姫内园小儿宁辑霓袖女儿葛盘绕陪侍屏逐谴责小説桥是桥,路是路日有万机酾酒少人士节十世单传收残缀轶四家诗塌车痛恨头首推宅汙池五丈原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