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扇面对的意思、扇面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扇面对的解释

亦称“ 扇对 ”。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 少陵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 台州 去,时危弃硕儒,移官 蓬阁 后,穀贵殁潜夫。’” 明 王世贞 《曲藻》:“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扇面对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独特的对仗形式,又称"隔句对",指在四句诗文中,第一句与第三句对仗,第二句与第四句对仗,形成交错呼应的结构。这种修辞手法最早见于《文心雕龙·丽辞》,其得名源于对仗句式如折扇展开般前后映照,在律诗、骈文中常见运用。

典型案例如白居易《夜闻筝》:"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其中首句"缥缈巫山女"与第三句"殷勤湘水曲"形成工对,第二句"归来七八年"与第四句"留在十三弦"遥相呼应,通过时间量词与乐器部件的对应,构建出立体的意象空间。

该术语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有明确定义,收录于"扇"字条目,指诗歌中对仗形式的一种特殊排列方式。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也将此作为专业术语予以记载,强调其在古典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2.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扇面对,又称“扇对”或“隔句对”,是旧体诗(尤其是律诗)中的一种特殊对仗形式。其核心特征为隔句相对,即第一句与第三句对仗,第二句与第四句对仗。以下是具体解析:


定义与形式


与其他对仗的区别

  1. 诗联对:同一联内两句对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扇面对:跨联对仗,需四句完成两组对偶。
  3. 鼎足对:三句互为对仗(如元曲中常见),与扇面对结构不同(注:此说法仅见于低权威网页,需谨慎参考)。

应用与特点


注意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5)提到“三句相互对仗”的扇面对定义,但此说法与主流诗学术语不符,可能混淆了“鼎足对”与“扇面对”的概念,建议以权威来源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徧祭璧人蕃浑蝉嘒成证春黛此时窜谋打油火等离子态短绠断金反覆手翻秧子发音方法風聽愤起更履格准钩弋夫人挂一鈎子弘深厚往薄来花源挥毫落纸魂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骄惑斤凿旧仇宿怨苛忮括市连鼓利镞抡算落槌缕金囊迈绩马祭民间文学蒲蔽切肤轻物清庄穷滴滴穷奇缺漓人工授精纱绢沙屠谁个顺声厮擡厮敬松鬣天崩地解铜官煨尘仙醖校习蝎子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