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itiful;pitiable]∶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meagre;miserable]∶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1).值得怜悯。《庄子·庚桑楚》:“汝欲返性情而无由入,可怜哉!” 成玄英 疏:“深可哀愍也。” 唐 白居易 《卖炭翁》诗:“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然情状可怜,亦使人心脾悽动。” 鲁迅 《野草·风筝》:“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2).指怜悯。《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从此里中父老,人人薄 许武 之所为,都可怜他两个兄弟。” 茅盾 《搬的喜剧》:“ 赵小姐 似乎很可怜 黄太太 的无知。” 老舍 《茶馆》第二幕:“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3).可爱。《玉台新咏·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家有贤女,自名 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明 张仲立 《浣溪沙·题情》词:“浅束深妆最可怜,明眸玉立更娟娟。” ********* 《海上通信》:“本来是黄色的海面被这夕照一烘,更加红艳得可怜了。”参见“ 可爱 ”。
(4).可喜。 唐 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诗:“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唐 白居易 《曲江早春》诗:“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参见“ 可喜 ”。
(5).可羡。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6).可惜。 唐 卢纶 《早春归盩厔别业却寄耿拾遗》诗:“可怜芳岁青山里,惟有松枝好寄君。”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7).可怪。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一:“翠瓜碧李沉玉甃,赤梨蒲萄寒露成。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8).异常。 宋 毛滂 《浣溪沙·武康社日》词:“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 ********* 《迟桂花》:“山上的空气,真静得可怜。”
(9).极言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 汤富海 ﹞变卖了一点可怜的家产还他还不够,又强迫要 汤阿英 这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去抵债。” 王西彦 《占屋》第一部二:“然而他太无力了,他的救援是可怜的。”
“可怜”作为汉语常用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汉语大词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怜悯之情 指对他人遭遇表示同情、哀悯的心理状态。例如:“她看到流浪猫挨饿受冻,心里觉得十分可怜。”此义项强调情感层面的共情,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人物情感。
二、值得怜悯的状态 形容人或事物处于令人同情的境况。如杜甫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既刻画卖炭翁的贫寒境遇,又暗含社会批判意味。此用法多用于描述具体情境中的弱势状态。
三、数量或程度的感叹 在特定语境下表示数量极少或质量低劣,带有感叹语气。例如:“他辛苦工作一个月,所得报酬可怜得仅够糊口。”现代口语中常以“少得可怜”“弱得可怜”等短语形式出现。
该词的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体情感表达到抽象程度描述的功能扩展,历代文献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词条释义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相关考释。
“可怜”是一个多义汉语词汇,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以下是综合各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值得怜悯(形容词)
指人或事物因遭遇不幸或困境而引发同情。
例句:鲁迅在《野草》中描写风筝“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施予怜悯(动词)
表达对他人处境的同情态度或行为。
例句:老舍《茶馆》台词“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不值一提(形容词)
描述数量极少或质量极差的状态。
例句:“知识贫乏得可怜”“少得可怜”()。
古义表“可爱”
古代文学中可表示令人喜爱的特质,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体无比”()。
隐含讽刺
现代口语中或含贬义,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自百科词典及文学作品解析,完整例句可参考等来源。
安生乐业嗷嗷无告八百孤寒百结裘白沙龙百无一成帮闲颁金肸饰伯劳糙粮操总橙蟹传书撢持单处雕龙客敌弱胴体放晴封官许愿风患氛垢奉顺格阂更仆难数哥斯达黎加姑容幻尘华缛悔艾讲演简令脚癣净油鸠衆军声空侗孔鸟两来子流说蛮寇眉宇莫须亩丘逆心青苹三叠善女稍天纱箱市酒私讳私客土桧土型王猛翁鸡斡弃遐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