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侗的意思、空侗的详细解释
空侗的解释
蒙昧无知貌。 唐 柳宗元 《贞符》:“孰称古初朴蒙空侗而无争?厥流以讹,越乃奋敚、鬭怒、震动,专肆为淫威。”参见“ 倥侗 ”。
词语分解
- 空的解释 空 ō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 侗的解释 侗 ò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侗族。侗剧。 〔侗胴〕形状。 诚实的样子。 侗 ó 幼稚,无知。 侗 ǒ 同“统”③。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空侗"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古语词,《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蒙昧无知的样子",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心智未开的状态。例如:
- 东汉王充《论衡·自然》篇记载:"侗然,无所知之貌也",此处"侗"与"空"连用可引申为混沌未明之态;
-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侗"字时提到"童蒙之未启者,谓之侗",强调其蒙昧本义。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退出口语体系,仅保留在特定学术文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了该词在部分方言中的残存用法,可作为古代汉语活化石研究的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
“空侗”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拼音:kōng dòng(部分文献也注音为kōng tóng)。
- 释义:形容蒙昧无知的状态,或指言辞空洞、不切实际。常见于古典文献及批评语境中。
二、出处与用法
- 古典文献
唐代柳宗元在《贞符》中写道:“孰称古初朴蒙空侗而无争?”,此处的“空侗”指远古人类未开化的蒙昧状态。
- 近义词
与“倥侗”通用(如《汉语大词典》),两者均表无知、混沌之意。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言论缺乏实质内容,或自谦表达观点不够充实。
三、延伸解析
- 字形结构:由“空”(空洞)和“侗”(原指侗族,此处引申为“不切实际”)组合而成,强调“虚无”与“脱离实际”的双重含义。
- 现代语境:较少用于日常口语,更多出现在文学评论或历史研究中。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例句或演变脉络,可参考《贞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汉稻白猿公脖儿拐逋堕傪酢长安日串女踔掉德惠地方性植物阏逢房考飞檐走壁封君焚琴鬻鹤富众甘露灭焊炬黑埴何至于堠楼贾阁伽利略减毁结加趺坐檵木禁封日惊蓬进门盏沮厄开君童览核领闻帽兜妙鬘母氏南风不竞凝露畔换蓬庐平仲青诏钦玺书穹旻全性铨选瞿目缩舌曲鳝肉袒牵羊三魏善兵石精水蓼陶菊投笔枉暴晩磬文林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