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容的意思、姑容的详细解释
姑容的解释
姑息宽容。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一折:“如执法即当取斩,今原情暂且姑容。”《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 景公 惜其才勇,亦姑容之。”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若追究该夷人积年贩卖之罪,即已不可姑容。” 鲁迅 《集外集拾遗·又是“古已有之”》:“ 衣萍先生 所拟的区区打几百关几年,未免过于从轻发落,有姑容之嫌。”
词语分解
- 姑的解释 姑 ū 称父亲的姐妹:姑姑。姑父。姑表(一家的父亲和另一家的母亲是兄妹或姐弟的亲戚关系,如“姑姑兄弟”)。 丈夫的姊妹:小姑子。姑嫂。 旧时妻称夫的母亲:翁姑。舅姑。 少女,亦作妇女的通称:姑娘(.未
- 容的解释 容 ó 包含,盛(唍 ):容器。容量(刵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
专业解析
姑容是古汉语中表示“姑息宽容”的复合词,由“姑”(暂且、苟且)与“容”(容忍、包容)组合而成,强调对错误或不当行为的无原则迁就。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核心释义
-
姑息纵容
指无原则地宽容他人的过失或恶行,常含贬义。
例:《明史·杨涟传》载:“朝廷姑容,致酿大患”,指因朝廷纵容导致祸患。
-
暂时容忍
古文中偶表短期忍耐,但多隐含消极态度。
例:明代海瑞《治安疏》批评嘉靖帝“一味姑容,不肯换散”,讽喻朝政懈怠。
二、语义演变
- 古代语境:多用于批判政治或道德领域的失职,如《朱子语类》卷十三:“小过不惩,终至姑容”,强调纵容小错会酿成大祸。
- 现代用法:已罕用于口语,仅存于书面语或仿古表述中,如“法纪严明,绝不姑容”。
三、近义词辨析
词汇 |
差异点 |
宽宥 |
侧重仁慈赦免(中性或褒义) |
纵容 |
强调放任自流(贬义更强) |
姑息 |
与“姑容”近义,常连用 |
四、权威典籍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定义:“谓无原则地宽容”,引清代文献《阅微草堂笔记》为例。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标注为“同‘姑息’”,释义为“苟且宽容”。
五、使用注意
该词属书面语体,现代使用需结合语境,避免与“包容”“谅解”等中性词混淆。其贬义色彩反映传统文化中对“严以律己律人”的价值观,如宋代程颐所言“姑容非德,乃养奸之源”。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4卷第321页。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12页。
-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华书局,1981年,卷十五。
网络扩展解释
“姑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姑息宽容,指在特定情境下暂时容忍或宽容他人的过错或不满,而非彻底纵容。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通过“姑”(暂且)和“容”(容忍)组合而成,强调暂时性、有限度的宽容。
- 近义词:姑息、宽容、容忍;反义词:严惩、追究。
使用场景与语境
- 社交关系:如家庭矛盾中暂时忍让,或职场中对非原则性错误的包容。
- 历史与文学: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如林则徐在禁烟时提到“不可姑容”鸦片贩子,体现对罪行的暂时宽限而非放任。
- 批评性语境:鲁迅曾用“有姑容之嫌”批评执法过轻,隐含对过度宽容的不满。
例句解析
- 《东周列国志》:“景公惜其才勇,亦姑容之。”
→ 因才能而暂时宽容,但隐含未来可能追责。
- 现代造句:“领导对员工小错姑容,但触及底线必严惩。”
→ 体现暂时性与原则性的平衡。
注意事项
- 与“纵容”的区别:姑容强调“暂时不计较”,而纵容是无原则的长期放任。
- 隐含态度:使用时可能带有批评或无奈色彩,如“姑容墨吏”暗指对腐败的妥协。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东周列国志》或林则徐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家百鄽百诺巴镘八族倍价船步此唱彼和戴日代销单峯驼德器电报挂号邸第迭料低留答剌地气东捱西问锻打匪独改涂攻占黑眉乌嘴画纯浣花惠益豁免权僵偃胶印赍具鯨魚近郡进退存亡机士联竿练漂怜宥厘米闾社猫头笋黏皮着骨平泛清浰青棂趋蹶冗琐市秤失负施谋用智双眼皮树德务滋松磴琐艳贪而无信媞媞通栏投果投签维持会无名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