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课利的意思、课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课利的解释

定额的赋税。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如闕课利,依条科责者。”《宋史·职官志三》:“曰房地,掌诸州楼店务房廊课利,僧道免丁钱及土贡献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课利"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官府通过税收形式征收的利润或利益。该词由"课"与"利"两个语素构成:

  1. 词义解析

    "课"本义为考核(《说文解字》),引申为按规定数额征收赋税,《旧唐书·职官志》载"凡赋人之制有四……四曰课";"利"指利益、利润。二字组合后特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征收的法定利润。

  2. 词源考证

    最早见于宋代经济文献,《宋史·食货志》记载:"诸路课利,岁有定额",指地方财政年度税收目标。明清时期演变为商业税种的代称,如《明会典》所述"市肆门摊课利"即指商铺营业税。

  3. 现代应用

    当代汉语中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及古代经济制度论述中。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旧时指国家征收的赋税和专卖利润",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则强调其"官府通过专卖、税收等途径获取的财政收入"特性。

  4. 权威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指出,该词在唐宋时期特指盐铁酒茶等专营商品的政府利润,与普通赋税("租庸调")形成区别。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补充说明其包含"强制征课"与"垄断经营"双重属性。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

网络扩展解释

“课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定额的赋税,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文献例证

  1. 唐代盐税:韩愈的奏状中强调,若盐税(课利)未达定额,需按律追责。
  2. 宋代税目:《宋史》记载,“课利”包括楼店务房廊税、僧道免丁钱等,由专门机构管理。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宋史》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罢池摆格褊陿偪勒捕搏不终朝辞旨玷辱方格改卜虼蚪骨胶国事鹄壳匠骊简阙寄鞮戒定慧金市酒帘居産绝薪止火君相控名责实赖依老斗刘表没面皮门橹木门内利前岁侨民穷檐起疑全家福确据孺人茹素散积靸鞵省府圣瑞时朝时方诗寮瘦骨零丁梳妆打扮叹悼桃戈天瞩挑鬓头挺胸凸肚外壤维妙维肖委悉无的放矢限直谢委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