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骁骑的意思、骁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骁骑的解释

[valiant cavalry;well-trained calvary] 英勇的骑兵

详细解释

(1).勇猛的骑兵。《六韬·敌武》:“武车驍骑,绕我左右。”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 东胡 、 乌桓 、 西戎 、 氐 、 羌 侯王君长之羣,驍骑十万。” 三国 魏 曹丕 《浮淮赋》:“武将奋发,驍骑赫怒。”《明史·黄得功传》:“有驍骑舞槊直前, 得功 大呼反鬭,挟其槊而抶之,人马皆糜。” 清 朱之瑜 《中原阳九述略·致虏之由》:“虏之驍骑死於城下者,亦且数万。”

(2).古代武官名。 汉武帝 时 李广 为骁骑将军。 东汉 初改屯卫为骁骑。 南朝 梁 陈 有左右骁骑, 北魏 北周 有骁骑将军之职。 宋 、 元 、 明 有骁骑尉。 清 有骁骑参领、副骁骑参领各十二名。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志·职官五》《续通志·职官八》《清通志·职官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骁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勇猛矫健的骑兵。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意思:

  1. 核心释义:

    • 骁 (xiāo): 本义指强壮矫健的马,引申为勇猛、强悍、矫健的意思。
    • 骑 (qí / jì): 此处读作jì,作名词用,指骑马的人,即骑兵;也指一人一马,即骑乘的战马。
    • 骁骑: 合成词,指勇猛精锐的骑兵或精锐的骑兵部队。它强调的是骑兵个体的勇武和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2. 历史与官职含义:

    • 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骁骑”常指精锐的骑兵兵种或部队番号。
    • “骁骑”也是一个重要的武官官职名称,即骁骑将军或骁骑校尉。例如:
      • 汉代设有“骁骑将军”,是重要的高级武职,统领精锐骑兵。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如李广曾任骁骑将军。
      • 魏晋南北朝及后世也多沿置此官职,如曹魏、西晋等均有骁骑将军之职。
      • 清代八旗制度中设有“骁骑营”,是八旗的基层军事组织,其长官称“骁骑校”。
  3. 现代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骁骑”一词主要用于历史、文学或特定称谓中,指代古代精锐骑兵或相关官职。
    • 它带有浓厚的历史感和褒义色彩,形容骑兵的勇猛善战。
    • 有时也用于比喻或形容现代事物中勇猛、迅捷、精锐的特点(但此用法较少)。

“骁骑”一词,从字面看指勇猛矫健的骑兵,在历史上是精锐骑兵部队的代称和重要的武官官职名(骁骑将军/校尉)。其核心内涵始终围绕着勇猛、精锐、善战的骑兵这一概念。现代主要用于历史叙述或文学描写。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骁骑”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析:

一、作为军事概念

指勇猛精锐的骑兵部队,常见于古代文献:

  1. 核心特征:强调骑兵的战斗力强、训练有素,如《汉书》记载赵充国评价骁骑「皆骁骑难制」。
  2. 军事应用:常作为突击力量,如《浮淮赋》描述「骁骑赫怒」的战场场景。
  3. 规模记载:班固《封燕然山铭》提到「骁骑十万」,可见其军事地位。

二、作为官职体系

历代武官职称历经演变:

  1. 起源:汉武帝始设骁骑将军,李广曾任此职。
  2. 发展:
    • 东汉改屯卫为骁骑
    • 南朝梁陈设「左右骁骑」
    • 北魏北周设骁骑将军
  3. 清代定制:设正/副骁骑参领各12名,形成完整武官序列。

■ 词源解析 「骁」本指良马,《说文解字》释为「良马也」,后引申为勇猛;「骑」指骑兵,二字组合凸显精锐骑兵的双重属性。该词至今仍用于人名,寄托勇武期许。

别人正在浏览...

阿孩儿碑林本相毕露参领陈實遗盗吹牛大吆小喝典契地吊尔郎当叠梁底孔都寺二惠竞爽繁泽藩篆风采丰蠲凤丝复辟宫刑孤行己意,孤行己见浩浩汤汤和敬活该检书浇波嘉庸截道讦犯唧啾劲骨丰肌救兵鞠爱絶奇君主钜纤刊勒科岁鸾舆鲁语蛮暴眇茫妙书麋腊牛腹书遣归佥言起兵动众妾妇岐木青攒钦伫曲长神眉鬼道食单寿徵水引面晚月芜绝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