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闲旷的意思、闲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闲旷的解释

亦作“闲旷”。1.安静空阔。《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南齐书·萧惠基传》:“初, 思话 先於 曲阿 起宅,有闲旷之致。”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都中燕客者,曰馆曰堂,皆肆也。观优者集焉。乐閒旷,避烦暑,惟江亭为宜。”

(2).指空阔而无人使用(的地方)。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巩华城》:“ 巩华城 有分守公署一所,奠靖所一所,营房五百间,并 嘉靖 十九年增建。餘皆閒旷之地,无一居民庐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第綦阔,皆置閒旷;公仅居其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奕山 之以 黑龙江 外五千餘里,借称閒旷,不候諭旨,拱手授人,此尤寸磔不容蔽辜。”

(3).悠闲放达。《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顷年 西湖 上好事者所置船舫,随大小皆立嘉名,如汎星槎、凌风舸、雪篷、烟艇,扁额不一,夷犹閒旷,可想一时风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高叔嗣》:“故其篇什往往直举胸情,刮抉浮华,存之隐冥,独妙闲旷,合于风骚。”

(4).清闲无事。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贺。淹滞乐閒旷,勤苦劝慵惰。”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日甚閒旷,得以纵观书策,及往时著述有未备者,皆得缀缉之。”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若不在内廷之大学士,票拟纶音,是其专责,岂可閒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闲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综合各类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闲旷”主要指空闲无事或地方宽敞空旷的状态,既可形容时间未被占用,也可描述空间未被利用。


二、详细义项

  1. 安静空阔

    • 指环境宁静且视野开阔,如《庄子·刻意》中“就藪泽,处閒旷”描述退隐自然的生活场景,体现对空旷环境的追求。
    • 清代梅曾亮在《江亭消夏记》中以“乐閒旷,避烦暑”形容江亭的幽静避暑环境。
  2. 空阔而无人使用

    • 多指未被开发的空旷之地,如明代《长安客话》提到巩华城“餘皆閒旷之地,无一居民庐舍”,强调地理空间的荒芜。
  3. 悠闲放达

    • 形容人的性情洒脱超然,如《南史·萧子云传》记载其“风神闲旷,任性不羣”,展现淡泊名利的品格。
  4. 清闲无事

    • 表示无琐事烦扰的状态,如“居闲”指日常生活的清静。

三、使用场景


四、补充说明

如需具体古籍例句或更多用法,可参考《庄子》《南齐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闲旷的意思

《闲旷》是一个形容词,表示空闲宽裕、静谧安宁的意思。它常常用来形容一种没有繁忙、没有压力的状态或环境。

部首和笔画

《闲旷》的部首是门(mén),它由5个笔画组成。

来源和繁体写法

《闲旷》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閑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闲」的写法和现在基本相同,但「旷」的写法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写法是「曠」,与现代字形有一些差别。

例句

1. 他在放假期间享受了闲旷的日子。

2. 在这个宁静的乡村,我感受到了闲旷与宁谧。

组词

1. 闲暇:指空闲的时间或状态。

2. 旷课:指没有正式原因缺席课堂活动。

3. 闲居:指在宁静的环境中居住。

近义词

宽敞、清幽、静谧。

反义词

繁忙、嘈杂、忙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