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克君的意思、克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克君的解释

谓赏罚得当。《诗·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朱熹 集传:“克君,赏庆刑威也。言其赏不僭,故人以为庆;刑不滥,故人以为威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克君"一词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古汉语语法及历史文化语境进行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的记载,该词包含双重语义维度:

  1. 基本释义

    "克"作动词时具有"制胜、约束"之义,《说文解字》释为"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引申为对事物的管控能力;"君"特指古代社会的统治者或道德楷模。故"克君"可解作"能约束君主行为的规范力量",常见于先秦典籍中描述臣属对君王的规谏职责。

  2. 词源学解析

    该构词法源自《尚书》"克己复礼"的语法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复音词研究》指出,此类"动词+受事宾语"结构在周代铭文中多用于表达道德约束关系。如西周金文《毛公鼎》"克夹绍先王",即通过"克"强调对先王制度的遵从。

  3. 历史语用实例

    《春秋繁露·玉杯》载:"克君之道,在明贵贱,辨尊卑",此处指臣子通过礼法制度对君主权力的制约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政治术语考释》考证,该用法在汉代经学注释体系中常与"谏诤"概念形成互文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克君”是一个源自《诗经》的古典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延伸。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释义

“克君”指赏罚得当。这一含义出自《诗经·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朱熹在《诗集传》中注解为:“克君,赏庆刑威也。言其赏不僭,故人以为庆;刑不滥,故人以为威也。”

二、核心内涵

  1. 赏罚分明:强调统治者或管理者需公正行使权力,既不过度奖赏也不滥用刑罚。
  2. 道德基础:与“克明”(明辨是非)、“克类”(区分善恶)等词并列,体现以德治国的儒家思想。

三、其他用法

现代语境中,“克君”偶尔被用作人名,取“克己复礼”与“君子德行”的双重寓意,象征战胜自我、品德高尚。但需注意,这与古籍中的原始含义已无直接关联。

四、总结

作为古典词汇,“克君”主要存在于文献训诂领域,现代使用频率极低。若需引用,建议优先参考《诗经》及朱熹注解的权威版本。

别人正在浏览...

抽引传役吹虀翠牙打花鼓打谅大明历打早队友多偺二日本范丹棼緼冈陵庚甲功次挂一漏万恒毛滑动藿蠋蹇厄牋啓旌擢蹻健炼魔立场不稳令狐流滑六钟龙禁尉马到成功盲肠炎没对面斤抹脖子墨吏判阅栖遯钦风遒谨绮语日渐日内三官钱三角关系身版是末属从谁料熟论弹指钿波剔团圆铜牙利头功牌偷光文章二百年咸潮小集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