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康乐球的意思、康乐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康乐球的解释

[caroms] 即克朗棋,是一种在四角有洞的盘台面上把棋子打入洞中的游艺活动

详细解释

一种游艺项目。在周围高起、四角有圆洞的盘上摆上象棋子形状的木球,玩时按一定规则用杆子把自己的球先全部撞进圆洞者为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康乐球是中国传统室内竞技游戏的一种,其名称由"康乐"(健康快乐)与"球"组合而成,特指使用长杆击打圆形扁球入洞的休闲竞技项目。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该游戏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租界区,融合了西方台球技法与中国传统弹棋元素,形成独特的四角桌台、木质棋子与计分规则体系。

从设备构成来看,康乐球桌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四角设圆形球洞,配备16枚扁圆形棋子(分红黄两色)及1枚母球。玩家使用长约1.5米的击球杆,通过碰撞母球将目标棋子弹入指定洞口,计分规则参照《中国民间游艺考》(1985)记载,采用"进一子得一分,母球落洞扣两分"的竞技标准。

该游戏在文化传播层面具有显著地域特征。上海市档案馆藏《沪上娱乐志》显示,1947年全市登记在册的康乐球馆达237家,多集中于黄浦区广东路一带,成为当时市民重要的社交娱乐场所。20世纪80年代经国家体委审定,正式纳入群众体育竞赛项目,并制定《康乐球竞赛规则(试行版)》。

需要说明的是,"康乐球"在不同方言区存在称谓差异,如粤港澳地区多称"波子棋",华北部分地区谓之"弹棋"。中国体育博物馆现存1953年上海制造的红木康乐球桌,作为该运动发展的实物见证收录于《民族体育器械图谱》。

网络扩展解释

康乐球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游艺项目,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康乐球又称克郎球、克郎棋,是在四周高起、四角带圆洞的方形盘台上,用球杆将棋子状球体击入洞中的竞技游戏。参与者需按规则先将己方所有球击入洞者为胜,器具包含盘、子、棒三部分,其中"母子"为红色主球,"的子"为普通目标球。

二、历史起源

  1. 时间背景:始于民国时期,上海是国内最早出现该游戏的城市。
  2. 名称由来:据老上海记载,因康乐路木器店老板制作木质方盘供人娱乐,遂以路名命名。
  3. 文化渊源:借鉴桌球术语和六洞布局,但作为平民娱乐出现,与贵族桌球形成对比。

三、玩法规则

四、社会意义 兼具休闲娱乐与轻度健身功能,通过肩臂运动可放松关节,同时培养专注力。作为20世纪风靡上海弄堂的民间活动,承载着市井文化记忆。

注:该词在部分非权威资料中被误作成语"康乐球",实为游艺项目名称,需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百川归海白鳝苞笋罢业本份别具肺肠材质长吁齿记宠用船篷传闻储后打鼾荡陈奠献短剧读书人猦貍风励盒担毁车杀马护生草呼响讲命娇嗔郊饯惎悔金蟾晶莹计说倦世居势克举料取棉烟妙计尼行盘账蓬头历齿破腊遣词措意乾没期集穷命权便惓切柔洁三俎煞认书閤肆劫缩首卷舌同前妄施枉误伪传物诱汙泽香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