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俎的意思、三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俎的解释

指猪、鱼、肉脯。《礼记·玉藻》:“朝服以食,特牲三俎。” 郑玄 注:“三俎,豕、鱼、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俎”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专有名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豕(猪)、鱼、腊(肉脯)三种祭品,用于古代祭祀仪式。这一解释在《礼记·玉藻》中有明确记载:“朝服以食,特牲三俎。”郑玄注:“三俎,豕、鱼、腊。”

二、文化背景

  1. 祭祀形式:
    “俎”是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礼器,形似砧板。所谓“三俎”,即在祭坛上同时摆放三个俎器,分别放置猪、鱼、肉脯,体现祭祀的庄重性。
  2. 象征意义:
    三俎不仅是祭品,更代表礼仪的规范与等级。据《礼记》记载,其使用与“朝服”搭配,说明仪式具有严格的礼制要求。

三、延伸用法

在部分文献中,“三俎”被引申为隆重场合的代称,例如形容重要宴会或庄严仪式,强调其规格之高。

四、相关考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原文或汉代郑玄的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俎:概述

《三俎》(sān zū)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形容祭祀场合极其隆重,具有重大的宴会和庆典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俎》由“三”和“俎”两个字组成。

“三”字由“一”作为部首,共有一笔。

“俎”字由“人”作为部首,共有八笔。

来源和繁体字

《三俎》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东周时期,当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时,祭品摆放在三个齐齐并列的俎(zū,一种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器皿)上,因此称为《三俎》。

繁体字“三”和“俎”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无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及写法与今天有所不同。然而,《三俎》一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暂无相关古时候写法。

例句

1. 每年国庆节,政府都会举行隆重的《三俎》国庆庆典,以纪念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2. 他准备了丰盛的酒席和祭品,为丧家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三俎》祭祀仪式。

组词

1. 三府(sān fǔ):指古代的宰、相、高三位高官。

2. 俎豆(zū dòu):古代祭祀时用来摆放祭品的器皿和食物。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盛典、隆重、庆典

反义词:简朴、平凡、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