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康瓠的意思、康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康瓠的解释

空壶,破瓦壶。多用以喻庸才。《尔雅·释器》:“康瓠谓之甈。” 郝懿行 义疏引《说文》:“康瓠,破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歌 秦 缶,宝康瓠,世皆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康瓠是汉语中具有历史积淀的冷僻词汇,本义指破裂的瓦壶,出自《尔雅·释器》"康瓠谓之甈"的记载。《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空壶、破瓦壶,多喻庸才",如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评价东汉士人"视朝廷如康瓠"即取此喻。

该词由"康""瓠"二字复合而成:"康"通"糠",取空虚之意;"瓠"为葫芦制成的容器,二者结合形象展现器物残破之态。《辞源》指出其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斡弃周鼎兮宝康瓠"的典故,通过对比传国宝鼎与破瓦壶,表达对人才鉴别的深刻寓意。

在近义词系统中,"甈"(破裂陶器)、"敝器"(破旧器具)与之构成语义关联,而反义词"瑚琏"(宗庙礼器)、"栋梁"则形成价值对比。现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强调该词的修辞功能,多用于文学作品中批判德不配位的社会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康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āng hù(或kāng hú),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空壶”或“破瓦壶”,引申为比喻庸才,即无实际才能的人。例如《史记》中“斡弃周鼎兮宝康瓠”,意为舍弃珍贵的周鼎却将破壶视为宝物,暗喻人才被埋没。

  2. 古籍出处

    • 《尔雅·释器》记载:“康瓠谓之甈”,郝懿行在《义疏》中引用《说文解字》解释为“破瓠”。
    • 辛弃疾《水调歌头》中“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一句,以“康瓠”讽刺世人重庸才而轻贤能的现象。
  3. 用法与引申
    该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器物与人才的对比,表达对价值颠倒的批判。例如“康瓠”与“周鼎”的对比,强调对真正才华的忽视。

  4. 相关词汇
    成语“屈谷巨瓠”也以“瓠”喻指无用之物,与“康瓠”含义相近。

  5. 结构解析
    “康”在古汉语中有“空虚”之意,“瓠”指葫芦制成的容器,合称即指破损无用的壶,进一步抽象为庸才。

“康瓠”是一个具有批判色彩的比喻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贬义内涵。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证,可参考《史记》《尔雅》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棒杀班师振旅嗶嘰搏桑赤仄抽盘纯庬打问号电影片凋蔽额编方兆反诗肥圆丰乐改道膏唇试舌钩心鬭角关言行阵黑龙江省回含徽位混吾猢狲入布袋呼虓牋彩揭短集解京样军标看淡空洞愧笑浪抗怜孤惜寡濂洛关闽露墅谬牍木稼潜台词切切偲偲泉壤蛇羹审克莳刈耍心眼儿遡流跳绳讬纸吐实挖掘机械毋论仙长相等襄理相邻香螺啸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