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结制的意思、结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结制的解释

即结夏。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僧寺结制》:“四月十五日结制,谓之‘结夏’。盖天下寺院僧尼菴舍,设斋供僧,自此僧人安居禪教律寺院,不敢起单云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搭掛,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僧尼结夏》:“四月十五日天下僧尼,就禪刹掛褡,谓之结夏,又谓结制。盖夏乃长养之节,在外行恐伤昆虫草木,故九十日安居。”参见“ 结夏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结制”是佛教术语,指僧人进入夏季安居修行的起始阶段,又称“结夏”或“结夏安居”。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结制”指僧尼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安居修行,期间停止云游,专注禅修、诵经等活动。这一制度源自佛教戒律,旨在避免夏季外出伤及草木虫蚁。

  2. 时间与习俗
    根据宋代《梦粱录》和明代《五杂俎》记载,结制固定在四月十五日,僧人需在寺院内“搭挂”安居,寺院会设斋供僧。至七月十五日结束,称为“解制”或“解夏”。

  3. 别称与意义
    因安居期覆盖整个夏季,故又称“结夏”。其核心意义是僧众通过集体修行提升自律性,同时体现佛教对自然生命的尊重(避免雨季外出破坏生态)。

  4. 历史渊源
    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古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传统,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仪轨之一,历代文献如《梦粱录》均有明确记载。

扩展说明:现代汉传佛教寺院仍延续结制传统,部分寺院在此期间举办佛学讲座或禅修活动。需注意,“结制”一词偶见于其他语境(如工业术语),但佛教相关释义为其主流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结制的意思

结制,读音为jiézhì,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制定、制定办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结制的部首为糸(mì),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结制这个词是由"结"和"制"两个字组成的,而“结”字源自于成语“打结”,表示把线或者绳子打成结的动作,解释为把事情处理好或者处理得很牢固。而“制”字的意思是进行某种特定活动的规范和标准。所以,“结制”就是在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或方法,以便对应某种活动。

繁体

结制的繁体字为結製。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结制”两个字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略有不同,字形更加简洁,没有现代那么繁复。

例句

以下是几个使用"结制"的例句:

  1. 我们需要结制一套有效的工作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2. 经过讨论和研究,我们最终结制了一项新的政策。
  3. 公司决定结制一些培训课程来提升员工技能。

组词

结点、制度、制定。

近义词

制订、确立、制定。

反义词

废止、取消、解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