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分夜钟的意思、分夜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分夜钟的解释

寺院夜半所鸣之钟。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分夜钟》:“予后至 姑苏 ,宿一院,夜半偶闻鐘声,因问寺僧,皆曰:‘固有分夜鐘,何足怪乎?’寻问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鐘惟 姑苏 有之,诗信不繆也。” 明 郎瑛 《七修续稿·辩证·半夜钟》:“分夜鐘,盖半夜打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分夜钟是古代寺院在夜半时分鸣响的钟声,常见于文献记载及诗词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1.词义解释

分夜钟指寺院在半夜(即子时前后)鸣响的钟声,主要用于划分夜晚时段或作为修行作息的时间标志。该词由“分夜”(将夜晚分为两部分)和“钟”组成,强调钟声的时段特性。

2.历史渊源

3.文化关联

分夜钟不仅是宗教仪轨的体现,也融入文学创作,成为表达孤寂、时间流逝的意象。例如张继的诗句,通过钟声烘托羁旅愁思,而宋代文人的笔记则进一步记录了这一习俗的地域性特点。

4.别称与延伸

分夜钟亦称“半夜钟”,多见于江南地区寺院。此外,佛教中类似的时间划分方式还有“晨钟暮鼓”,但分夜钟特指子夜时分的钟声。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文献原文或历史细节,可参考《续墨客挥犀》《七修续稿》等古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夜钟》的意思

《分夜钟》是一个成语,意为通过敲钟声来分辨时间。它形容夜深人静时,因听到敲钟声而分辨出时间。这个成语源自佛教寺庙中常用的一种敲钟仪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分夜钟》由“分”、“夜”和“钟”三个字组成。

“分”的部首是刀,总笔画数为4。

“夜”的部首是夕,总笔画数为8。

“钟”的部首是钅,总笔画数为10。

来源和繁体

《分夜钟》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诗歌中,《琵琶行》:“钟鸣漏尽还复西,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共管臭?”,其中的“钟鸣漏尽还复西”即指敲钟声分辨时间的情景,后经过扩展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

关于繁体字,根据繁简体字系列标准,繁体字写作「分夜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和现在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代写作「分夜鍾」。

例句

1. 夜深了,听到寺庙敲钟声,我分夜钟,知道已经过了午夜。

2. 在寺庙中,僧人每晚敲响分夜钟,提醒大家安静入眠。

组词

分辨、夜晚、钟声

近义词

分晓、明晰时间

反义词

误时、错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