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雷丸的意思、雷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雷丸的解释

药名。寄生在竹子根部的一种真菌,形状像兔粪。干燥后质地坚硬,外皮黑褐色,内部白色,有苦味,是驱虫的特效药。《神农本草经》卷三:“雷丸,味苦寒。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生山谷。”《说郛》卷三二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应声虫》:“ 勔 ( 杨勔 )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诗三》:“君欲学诗,必须先服巴豆、雷丸,下尽胸中程文策套,然后以《楚词》《文选》为冷粥补之,始可语诗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雷丸”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中药雷丸(核心含义)

  1. 来源与性状
    雷丸是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多寄生在竹根或腐竹蔸下,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其外形呈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黑褐色,断面白色或灰黄色,有黄白色大理石纹理。因常在雷雨后采挖,故得名“雷丸”。

  2. 药性功效
    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

    • 驱虫:对绦虫、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有显著效果,尤其对绦虫囊虫病疗效突出。
    • 抗肿瘤与抗炎:含雷丸多糖、雷丸素等成分,实验显示其具有抗癌、增强免疫等潜在作用。
  3. 用法与禁忌

    • 用法:需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常用量15-21克),不宜高温煎煮(60℃以上易失效)。
    • 注意:断面色褐呈角质状者不可入药,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成语“雷丸”(较少见)

发音为“léi wán”,形容声音极大、震耳欲聋,如雷鸣般响亮。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更多语境下“雷丸”指代中药材。


如需进一步了解药物炮制或古籍记载,可查看来源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雷丸》的意思

《雷丸》(léi wán)是一个汉字词语,它包含了两个字:雷和丸。雷指的是响亮的雷声,丸指的是小圆形的物体。通过组合在一起,雷丸表达了“响亮而圆形的物体”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雷丸的拆分部首是“雨”和“丸”,其中“雨”是雷的部首,而“丸”是丸的部首。雷的笔画数为13,丸的笔画数为4。

来源

雷丸一词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古代民间的神话故事有关。雷丸听起来像是形容一种神奇的宝物或神力,可能与古代民间神话中的情节相关。

繁体

在繁体中,雷丸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雷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写雷丸的汉字并没有特定的形态,因为它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古代汉字主要用于记录古代的事物、人物和传统。所以雷丸这个词汇在古代并没有出现。

例句

1. 在暴风雨中,雷丸不断地轰鸣。

2. 他手中握着一个雷丸,准备投掷给敌人。

组词

雷雨、雷鸣、丸子、子弹

近义词

雷鸣、剑响、霹雳

反义词

寂静、平静、无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