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礼记·王制》:“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后因以“俊造”指才智杰出的人。《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其令郡国各脩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
(2).指科举。 唐 李德裕 《进上尊号玉册文状》:“臣本以门荫入仕,不由俊造之选,独学无友,未尝琢磨。” 明 归有光 《谕祭山西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鹏文》:“惟尔初由俊造,荐服仕官。”
“俊造”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该词最早出自《礼记·王制》,记载司徒(古代官职)选拔优秀士人的制度:乡学中的优异者称为“俊士”,经司徒推荐入国学深造者称为“造士”,合称“俊造”。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曹操曾下令选拔“乡之俊造”进行教育,印证了其指代精英人才的含义。
唐代起,“俊造”被借指科举体系。如李德裕在《进上尊号玉册文状》中自谦“不由俊造之选”,明代归有光《谕祭毛鹏文》称其“初由俊造”,均以该词代指科举出身。
该词体现了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特点,既有具体的人才等级划分,又衍生出对科举制度的代称功能。
俊造包含了两个词,即“俊”和“造”。接下来将分别解析这两个词的意义、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人字旁(亻)+ 夕(夕)= 亻夕
意义:形容人或事物聪明、机智、优秀。
来源:源于古代汉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智慧过人,外貌出众。
繁体:儁
古时汉字写法:亻夕从
例句:他是个俊人,文武双全。
组词:俊杰、俊才、俊俏、俊美
近义词:聪明、机智、优秀
反义词:愚笨、笨拙、平庸
拆分部首和笔画:辶(走之旁)+ 直(十个横画)= 辵直
意义:创造,建立,制造。
来源:来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指人类创造事物的行为,后来也可用于指人造物品。
繁体:造
古时汉字写法:辶直从
例句:他专心致志地造了一座雕塑。
组词:创造、制造、建造、造物
近义词:创立、建立、创作
反义词:毁坏、破坏、拆除
综上所述,俊造指的是通过创造或制造来展现出聪明才智、优秀才能或出色品质的行为。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俊的写法为亻夕从,而造的写法为辶直从。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创造了一个优秀的作品,或用于赞美一个人的才华出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