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郡牧的意思、郡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郡牧的解释

郡守。郡的行政长官。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黄颇》:“ 颇 , 宜春 人,与 肇 ( 卢肇 )同乡, 颇 富而 肇 贫,同日遵路赴举。郡牧饯 颇 离亭, 肇 驻蹇十里以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郡牧"是汉语历史词汇中具有特定行政职能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历史演变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构成 "郡"为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始见于周代,秦汉时期发展为地方行政主体;"牧"本义为放养牲畜,引申为治理、管理,《说文解字》释"牧"为"养牛人也",后扩展指地方长官的治理职能。二字结合形成"郡牧",专指统辖郡级区域的地方行政长官。

二、历史职能演变

  1. 汉代刺史制度:汉武帝时期设十三州刺史部,刺史初为监察官,后逐渐演变为郡级行政长官,掌民政、司法与军事,《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
  2. 魏晋职官体系:刺史多带将军号,形成"刺史领兵"制度,如《三国志·魏书》载张既"领凉州牧,持节都督诸军事"。
  3. 唐代职官转型:改郡为州后,"郡牧"职能由州都督、节度使等职继承,《通典·职官典》记"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廪"。

三、文化延伸意义 该词在文学作品中常作为地方治理的代称,如杜甫《送陵州路使君赴任》"郡牧待贤声",既指具体官职,亦含对清明吏治的期许。

(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通典》、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国志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郡牧”一词包含官职名称和成语寓意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官职含义

  1. 基本定义
    “郡牧”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官职,相当于郡守或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郡内事务。其名称中“郡”指行政区划,“牧”意为管理、治理(如“牧民”即治理百姓)。

  2. 历史背景
    秦汉时期,“郡”是比县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郡牧需统筹赋税、司法、民生等职责。例如《全唐诗话》记载,唐代宜春郡牧曾为举人饯行,体现其社会管理职能。

二、成语含义

  1. 引申寓意
    该词后来演变为成语,比喻官员应勤勉尽责、廉洁奉公,不贪图私利。典故源于一位郡牧拒收贵重礼物,坚持清廉履职的故事。

  2. 使用示例
    如:“为官者当效仿郡牧精神,以民为本。”常用于劝诫公职人员恪守职责。

三、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成语典故,可查阅《全唐诗话》或汉代职官制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半信半疑砭焫常在逞心如意踸厉垂耀辍卷典选蛾黄二十八宿飞雨逢世风调雨顺封植拂绰抚理改目关陆鹖雀坏根慌促黄台吉焕然祸福无常谏尸谤屠结姻鲫瓜儿己饥己溺金船津贴费进卮宽政苦主蜜色目不忍覩千疮百孔旗旒青琐客懃懃秋瑾齐心合力全天惹翻商市眚妖甚嚣尘上实谷侍护士习施行束緼举火思鲈蒓铁黑提偶铜壶土骨蛇维扬五辞五壶浮漏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