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别録的意思、别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别録的解释

(1).分别撰述。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必编《世家》,实同《列传》, 马迁 强加别録,以类相从。”

(2).目录解题式的文体。始于 汉 刘向 。 建始 中,朝廷征集图书文献,命 刘向 等校勘整理。每校一书,由 刘向 加以编次,写出提要,抄录上报,因成《七略别录》。参阅《隋书·经籍志》。 张舜徽 《<清人文集别录>自序》:“别録之体,犹提要也……盖即后世目録解题之始。名曰别録,谓纂辑羣书之叙録,都为一集,使可别行云尔。”参见“ 七略 ”。

(3).指礼品清单。《宋史·赵普传》:“今赐羊酒如别録,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 宋 苏轼 《赐金紫光禄大夫吕公著生日诏》:“今赐卿生日羊酒米麵等,具如别録,至可领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别録(别录)是汉语文献学与目录学中的专业术语,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古籍整理与目录学专书

特指西汉刘向编撰的《别录》,系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图书目录著作。刘向在校勘宫廷藏书时,为每部典籍撰写提要,详述作者生平、内容主旨及校勘过程,后由其子刘歆整理为《七略》。此书开创了古代目录学体例,为后世《汉书·艺文志》的编撰奠定基础。原书已散佚,现存内容散见于《汉书》《太平御览》等文献中。

二、杂史与私家著述类别

泛指正史之外的杂记、私人笔记或附录文献。例如清代学者常将未收入正史的考证、札记称为“别録”,内容多涉及史实补遗、金石考据或地方风物。此类文献具有补充官方记载的史料价值,如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中多次引用“唐宋别録”考订典章制度。

网络扩展解释

“别録”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1.分别撰述

指对文献或内容进行分类、分篇的整理和撰写。例如,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世家》中提到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将“世家”与“列传”分开记录,称为“强加别録”。这一用法强调对文本的系统性划分。


2.目录解题式文体

此为“别録”最核心的含义,始于汉代刘向的文献整理工作。汉成帝时期,刘向受命校勘宫廷藏书,每校一书便撰写提要(即“叙录”),后汇编成《七略别录》。这种文体成为后世目录学的雏形,兼具书目与内容提要功能。张舜徽在《清人文集别录》中进一步阐释,称其“纂辑群书之叙录,使可别行”。


3.礼品清单

在宋代文献中,“别録”也指代礼单。例如《宋史·赵普传》记载皇帝赐赵普羊酒时提到“如别録”,苏轼的诏书中亦用此词指代赏赐物品的明细清单。


总结
“别録”一词的演变体现了从文献整理到日常应用的扩展。其核心意义与刘向的目录学贡献密切相关,后衍生出分类撰述和礼单的用法。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隋书·经籍志》《史通》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扎百端交集八咏楼悖虐变化无穷比驯碧漪测景台称时承檄吃答驰羡畴代船丁棰辔楚屈刺上化下蹬道砥节砺行东阙督师飞弹飞熊入梦服务官板诡僞鸿醲回扣祸盈恶稔江心夹腰急兵絜己京曹进据眷渥拒绝可愧快吏量算论理学拟象暖席女子子飘举疲极平剑乾酒齐家柔铁汝海澍霖四科通俗读物王公妄言妄听文园五白虾蟇衣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