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均赋的意思、均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均赋的解释

谓均平田赋。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择才均赋,自古尤难。”《宋史·王珪传》:“曾祖 永 ,事 太宗 为右补闕。 吴越 纳土,受命往均赋,至则悉除无名之算,民皆感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均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核心含义:平均赋税

指古代官府按田亩或人口平均征收赋税的政策。其中“均”指均衡、公平,“赋”指田赋或税收。该制度旨在实现税负的合理分摊,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后成为历代王朝调节土地分配与税收公平的重要措施。例如《周礼·地官》中“均人掌均地政”即体现均税理念。

二、引申含义:均平徭役

在特定语境下,“均赋”也涵盖徭役的均衡分派。如《汉书·食货志》记载汉代“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强调根据实际需求均摊劳役负担。唐宋时期推行“两税法”“一条鞭法”等改革,均以“均赋”为核心理念,通过简化税制减少地方盘剥。

典籍佐证:

  1. 《文献通考·田赋考》称:“古者均田,故赋易平”,指出土地均等化是赋税公平的基础;
  2.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判赋税不均现象,主张“均赋”以缓解民困。

现代意义:

该词现已罕用,但作为历史概念,其追求税负公平的思想仍具借鉴价值,常出现于经济史、赋税制度研究中。

网络扩展解释

“均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体现,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均赋(拼音:jūn fù)由“均”(平均、均衡)和“赋”(赋税、分配)组成,核心含义是通过调整使田赋或负担公平合理。例如,古代政府通过增减赋税,消除不合理的税收项目,以实现地区间或群体间的公平。

二、历史用例

  1. 唐代韩愈的记载:在《除崔群户部侍郎制》中提到“择才均赋,自古尤难”,指选拔人才与均衡赋税均为治理难题。
  2. 宋代《宋史》案例:官员王珪的曾祖父王永奉命到吴越地区“均赋”,通过废除无名杂税,使民众感激涕零。

三、延伸理解

四、现代关联

虽然“均赋”源自古代税收制度,但其“公平分配”的理念仍适用于现代税收政策、社会福利等领域,体现均衡发展的思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或文献出处,可参考《宋史》《韩愈文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髟鼬比栉错字粗书短辕顿亏讹体翻核雰雰凤皇晒翅根结盘据弓把钩深极奥官勋憨厚皓壁黄额皇猷宦吏鯶子芔吸顜心俭素醮章忌妒鲸寇濬池孔林库锦里鄽离歌李叔同离卫立言逻辑蛮犷谋财疲惫不堪噗噗声歉褊弃之可惜三韩上囿狮负诗翁霜臼疏观顺候松柏之塞跳驱体象统承脱氢土螽文王操巫女鲜枝淆混小米邪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