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缺,不足之处。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楔子:“此人是箇巨富的财主,争奈有二事缺欠,一者夭寿,二者乏嗣。”
“缺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若需进一步辨析近义词(如“缺乏”“短缺”),可提供更多语境以便精准解释。
《缺欠》(quē qiàn)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缺少、不足的意思。它是以负面的方式描述某种缺点或不完整的状态。
《缺欠》字由两个部首组成:糸(纟)和欠。糸(纟)是一个表示丝绳的部首,欠是一个表示缺失或不足的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3笔。
《缺欠》的来源和繁体字相同,都是汉字的表现形式。它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甲骨文。在不同的地区和历史时期,它可能有些微的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到《缺欠》这个词,古代人们可能采用不同的变体来书写。然而,这种差异并不影响字的意义和使用。
1. 他的工作表现一直存在缺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 这篇文章的论证部分缺欠严密的逻辑推理。
3. 缺欠的经验使他无法胜任这个职位。
1. 缺点(quē diǎn):表示不足或有待改进的方面。
2. 欠缺(qiàn quē):表示缺少或不足的状态。
3. 不足(bù zú):表示不够或缺乏。
1. 不全(bù quán):表示不完整或不全面。
2. 不足之处(bù zú zhī chù):表示不足的方面或缺失的地方。
3. 短缺(duǎn quē):表示供应不足的情况。
1. 充足(chōng zú):表示足够或充分。
2. 完备(wán bèi):表示完整或齐全。
3. 富裕(fù yù):表示充裕或富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