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态度温和,品性正直。语本《书·皋陶谟》:“扰而毅,直而温。” 孔 传:“行正直而气温和。”《文选·马融<长笛赋>》:“温直扰毅, 孔 孟 之方也。” 李善 注:“言正直而有温和也。” 明 方孝孺 《送嘉祥知县叶孔昭朝觐还任序》:“ 郑君 端方温直而长於《诗》。”
温直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言色彩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方面解析:
本义指水温适中,引申为性情柔和、态度平和。《说文解字》释为“仁也”,强调待人宽厚仁品质。
本义为不弯曲,《说文》称“正见也”,引申为品性正直、言行坦率,如《论语》中“直道而行”的用法。
温直形容人兼具温性情与正直的品格,即外显谦和温润,内在坚守原则。该词多用于赞誉君子德性,如:
“君子温直如玉,外润而内刚。”
——化用《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与《诗经》“有匪君子,如金如锡”的意象。
虽未直接出现“温直”一词,但“温而厉”(温和而严肃)、“直而无礼则绞”(正直却失礼则尖刻)等表述,体现了儒家对“温和”与“正直”需平衡统一的伦理要求。
古代史传常用以描述贤臣品格,如《后汉书》载“性温直,好荐达才士”,强调其温和待人、正直举贤的特质。
该词属书面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仿古语境。需注意其与近义词的区别:
来源依据: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对“温”“直”的训诂、《论语》伦理思想体系,及《后汉书》等史籍人物评价范式。古典用例解析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相关篇目。
“温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指态度温和、品性正直,强调性格中兼具温和与坦率的特质。该词源自《尚书·皋陶谟》中的“直而温”,孔传注解为“行正直而气温和”。
适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如评价他人品性(例:“郑君端方温直”)、写作中刻画人物形象等。
部分网络例句(如“气温直降”)属于误用,与“温直”的本义无关。
爱惜羽毛宾位步武材官尺寸可取鸱甍垂危戳弄待禄惇惇督署恶化二流子繁緑肺静脉纷緼槁干给孤园钩舌规灭寒故合肥和数火王活现荐璧交叉骄诞截辱济国挤壑井脉技蓺急张拒遂开基创业凯元匡辅拉拉杂杂浪仙列蛸六筦砾琇笼箧面商明孝陵明查暗访劘切内神平方米乾灵请召戎荒容假骚魂扫星沙路上限史论枭获西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