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劣的衣服。《墨子·兼爱下》:“昔者 晋文公 好苴服。” 孙诒让 间诂:“苴、粗字通,犹中篇云‘恶衣’。”
“苴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粗劣的衣服,通常由麻布等低质材料制成。该词由“苴”(粗麻)和“服”(衣物)组合而成,强调衣物的简朴或粗陋特性。
二、文献引证
最早见于《墨子·兼爱下》:“昔者晋文公好苴服。” 此句表明晋文公偏爱穿着粗布衣物,用以体现节俭品德。
三、相关词语
四、结构分析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历史语境中。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服饰文化,可结合《墨子》等文献深入探究。
苴服(jū fú)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穿着粗糙、朴实的服装。通常指代贫穷、朴素、低调的衣着。
苴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艹”(草字头),右边的部首是“衤”(衣字旁)。它一共有8画。
苴服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庄公十年》:“乞苴裘而服辟。”自古以来,苴服就是指低贱的穿戴,相对于华丽、奢侈的服饰。
繁体字为「莒服」,和简体字拼音相同。
古代汉字写法中的“苴”字又称作“菹”,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其中的“艹”部分更加刻画,整体呈现出一片草的形状。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古字有“茥”,在《康熙字典》中又有一种写法为“苬”。
1. 他穿着一身苴服,朴素而低调。
2. 在那个贫苦的年代,人们只能苴服度日。
搭配词:苴衫、苴裘、苴袍。
朴素、贫穷、简陋。
奢华、豪华、富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