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举发的意思、举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举发的解释

[expose, denounce] 检举揭发 [坏人、坏事]

详细解释

(1).检举揭发。 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临战,兵弩不离陈;离陈,伍长什长不举发,与同罪。”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战》:“出口之货,有作伪者,准商举发,立予查究。”

(2).发作。 元 杨梓 《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 尉迟 又有风病举发,动止不得。”《三国演义》第七四回:“眼见 关公 箭疮举发,不能动止。”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先妣有心痛疾,举发则弥旬不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举发(jǔ fā)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动词,指揭露、检举他人的违法行为或不当行径,通常带有向权威机构正式告发的含义。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一、核心释义

  1. 检举揭发

    指主动向司法机关、监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揭露他人的违法犯罪事实。例如:“公民有权举发贪污受贿行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检举告发”,强调行为的主动性与正义性。

  2. 法律程序中的启动作用

    在法律语境中,“举发”是启动调查或诉讼程序的关键环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有权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报案或举发。


二、语义延伸与使用场景

  1. 社会监督功能

    举发机制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支撑,如反腐败工作中的“实名举发”渠道(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举报平台),体现公民参与社会监督的权利。

  2. 道德伦理的双重性

    传统文化中既肯定“大义灭亲”式举发(如《论语》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争议),亦强调如实举发对维护公序良俗的必要性。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国人大网, 2018修订.
  3.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 2020.
  4. 刘殿爵(译注).《论语·子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8.

温馨提示:部分法律条文来源因平台限制无法直接添加链接,建议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官网由全国人大运维)或权威出版社工具书核实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举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检举揭发(违法或不当行为)

指对他人违法、违纪或错误行为进行揭露和告发,通常带有维护正义的意图。例如:


二、疾病或症状的发作

此含义多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指病症突然发作。例如:


使用区别

别人正在浏览...

百慝冰弦玉柱碧溪笔悬草刷儿剗袜貙镏存诚粗细丹镞搭配地理家发坼仿徨肥美妃嫔匪止风教负媿官媒婆鬼巫锅夥孤洲憨气横扫千军疆甽假佐霁波极大值节孝坊紧追不舍鸠僚拒战康哉之歌看相嵁岩髡僧枯澁蓝绶林秀立石起柳历载谬会炮土之鼓锵如敲竹杠黥彭亲亲日削月朘融贯三支讪斥沈吟未决爽灵司仓四诊文学语言窝窝瘪瘪呜囔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