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發的意思、舉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發的解釋

[expose, denounce] 檢舉揭發 [壞人、壞事]

詳細解釋

(1).檢舉揭發。 三國 魏 曹操 《步戰令》:“臨戰,兵弩不離陳;離陳,伍長什長不舉發,與同罪。”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戰》:“出口之貨,有作僞者,準商舉發,立予查究。”

(2).發作。 元 楊梓 《敬德不伏老》第三折:“今 尉遲 又有風病舉發,動止不得。”《三國演義》第七四回:“眼見 關公 箭瘡舉發,不能動止。”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先妣有心痛疾,舉發則彌旬不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舉發(jǔ fā)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動詞,指揭露、檢舉他人的違法行為或不當行徑,通常帶有向權威機構正式告發的含義。其釋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展開:


一、核心釋義

  1. 檢舉揭發

    指主動向司法機關、監管部門或上級單位揭露他人的違法犯罪事實。例如:“公民有權舉發貪污受賄行為。”《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檢舉告發”,強調行為的主動性與正義性。

  2. 法律程式中的啟動作用

    在法律語境中,“舉發”是啟動調查或訴訟程式的關鍵環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10條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發現犯罪事實,有權向公安機關、檢察院或法院報案或舉發。


二、語義延伸與使用場景

  1. 社會監督功能

    舉發機制是公共治理的重要支撐,如反腐敗工作中的“實名舉發”渠道(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舉報平台),體現公民參與社會監督的權利。

  2. 道德倫理的雙重性

    傳統文化中既肯定“大義滅親”式舉發(如《論語》中“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争議),亦強調如實舉發對維護公序良俗的必要性。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中國人大網, 2018修訂.
  3.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 2020.
  4. 劉殿爵(譯注).《論語·子路》.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08.

溫馨提示:部分法律條文來源因平台限制無法直接添加鍊接,建議通過“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官網由全國人大運維)或權威出版社工具書核實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舉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檢舉揭發(違法或不當行為)

指對他人違法、違紀或錯誤行為進行揭露和告發,通常帶有維護正義的意圖。例如:


二、疾病或症狀的發作

此含義多出現在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指病症突然發作。例如:


使用區别

别人正在浏覽...

百怪跋勒國寶貝暴發家奔辏奔突汴宮鼈肉寎月鯧鯿常寵澄懷春杯攢簇村迳頂額定風旗斷紋敦仁風簾感喟躬率卦者毫毛不犯河淤花簇黃冠環鎮駕長解祀驚讪謹謝寄訊口訴蘭燼疠疵廬宅罵天扯地怒放匏鬥侵枉窮嫠七歪八扭齊骛熱魔戎服濡弱三表賞勸盛典盛介誓肌史家食色刷膩水蓼貪榮慕利皖南事變享樂主義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