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日削月朘的意思、日削月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日削月朘的解释

一天天地损削缩减。《汉书·董仲舒传》:“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於下……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朘,谓转褰踧也。”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故置乡户衙前以来,民益困乏,不敢营生。富者返不如贫,贫者不敢求富,日削月朘,有减无增。以此为富民之术,不亦疎乎!”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三月初三》:“近者各国王侯之权日削月朘。”亦作“ 日朘月削 ”、“ 日朘月减 ”。《新唐书·萧至忠传》:“夫官爵,公器也;恩倖,私惠也……若公器而私用之,则公义不行而劳人解体,私謁开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见凋弊。” 宋 司马光 《乞罢将官状》:“又顷岁以来,自转运使知州以下,白直及迎送之人,日朘月减,出入导从,大为萧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日削月朘”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rì xuē yuè juān”,用于形容长期受到剥削或损耗,导致事物逐渐缩减、衰败的状态。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点:

  1. 字义解析

    成语由“日”“削”“月”“朘”四字构成。“日”与“月”表示时间上的持续性,“削”意为削减,“朘”指缩减少量(《汉语大词典》第5卷,商务印书馆)。两字叠用强调事物受到反复、渐进的损耗。

  2.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描述百姓财富被统治者逐步剥夺的困境(中华书局《汉书》校注版)。此用法奠定了成语批判剥削行为的语义基调。

  3. 现代引申与使用

    当代语境中,“日削月朘”既可指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等客观事物的持续损耗(如“过度开发导致自然资源日削月朘”),也可形容抽象事物如文化传统、社会信任等逐渐流失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

例句: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日削月朘”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背景

用法与特点

近义词与反义词

例句参考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成语词典(如、6)。

别人正在浏览...

败桡白徒宝钵陈述敕谕出家修道词法寸阴弹随调燮断壁多分恩旨逢俉感颂告坐宫乐光阴似箭瞶瞶虹女华贵懽快将惜髻梁极天际地巨万昆玉廓平腊醖流征罗者谋虹乃是藕灰抛嚲飘渺彯撆甓甃千古一律青丝穷光棍榷场局缺失人物志人影儿升翥审赏神韵绦脱添祸鹈胡为非作恶危臬围网文派遐禄虾目咸水妹小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