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2.绝食。3.断粮。
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非夫遗世翫道,絶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 唐 韩偓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知余絶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云笈七籤》卷二三:“服吸朝液,悬粮絶粒。” 明 高启 《煮石山房记》:“后世神仙之説兴,方士始导人以絶粒之术。”
2.绝食。 唐 戴叔伦 《曾游》诗:“絶粒感 楚 囚,丹衷犹照耀。” 清 顾炎武 《与叶訒庵书》:“国亡絶粒,以女子而蹈 首阳 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红楼梦》第八6*九回:“一日竟是絶粒,粥也不喝,懨懨一息,垂毙殆尽。”
3.断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 铜山 之丰。” 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絶粒,君发常平粟賑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絶粒汉语 快速查询。
“絶粒”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絶粒”同“绝粒”,指断绝饮食,即停止进食的行为。其中“絶”为“断绝”义,“粒”本指米粒,引申为粮食或食物,合指完全停止摄入食物。
二、词源与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道教文献,如《云笈七签》中记载“絶粒吞气”的修炼方式,指通过辟谷(不食五谷)达到养生目的。后扩展至世俗语境,如《后汉书·耿恭传》描述将士“凿山为井,煮弩为粮”的绝境,隐含绝粒求生的极端状态。
三、文化语境中的使用
四、相关概念辨析 与“绝食”不同,“绝粒”在传统语境中更强调被动断绝或修炼目的,而现代“绝食”多指主动抗议行为。此外,“辟谷”强调阶段性断食,与长期“绝粒”存在程度差异。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絶粒”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ué lì,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道家修炼的“辟谷”之术
指通过摒除火食、不食五谷来追求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例如:
断绝饮食
泛指主动或被动停止进食的行为,可能用于修行、抗议或疾病状态。例如: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避免混淆其“修炼”与“绝食”的双重含义。
案问拜府拜相悲慨禀资奰屃痴拙杵臼倒竖电杆叠层窦滔妇发晶蜚腾风霾浮航拊养桂樽黑价白日花样翻新慧秀家长金箭今是昔非菫斟醵宴慨发零沦六奇龙辂笼屉马材马蹏捏脚捏手泥钱排污评话平脊剖面乔坐衙清清白白寝迹亲生子女舍筏蛇含石伸玩霜髭榹桃桃枝竹王毡婉顺卫生厅僞史无起无言可对衔哀戏单绁羁鞋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