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哀的意思、衔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哀的解释

心怀哀痛。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 曾子 衔哀,七日不飢。”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衔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衔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ián āi,其核心含义是心怀哀痛,多用于表达对逝者或不幸事件的深切哀悼。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用法与语境

  1. 古典文献中的使用
    常见于古代诗文,如:

    • 三国·嵇康《养生论》:“曾子衔哀,七日不饥。”
    •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
    • 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2. 现代应用
    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如悼词、挽联,例如:

    • “万庶尽衔哀”(表达民众对逝者的哀思)。
    • “衔哀存父老,主祭失元良”(清·吴伟业诗句)。

近义与关联词


文化内涵

“衔哀”不仅体现个人情感,还蕴含对逝者的尊重与责任,常见于中华文化中强调的“慎终追远”传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文或例句,可参考《嵇康集》《韩愈文集》等古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衔哀

衔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意思是“怀着悲痛的心情”。衔哀的拆分部首是“行”和“口”,部首是指汉字中具有相同意义或相同形状的部分,顺序是从左到右的。

衔哀的笔画数目是4画,笔画是指汉字中划分的基本笔画数量。笔画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

衔哀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周南·关雎》中,其中一句诗是“衔此鹿鸣,心之忧矣”。后来,衔哀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描述人们因伤心、悲痛而无法言语的状态。

在繁体字中,衔哀的写法是“銜哀”,其中的部首和笔画数目与简体字相同,只是字形上稍有差异。

在古时候,衔哀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记载,衔哀的古字形为“衘”,由“行”和“兼”组成,意思是“怀忧愁之情”。这种写法在现代已经不常见了。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衔哀这个词,例如:“他衔哀的离开了,留下了深深的忧伤。”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因悲伤而离开,并留下了悲痛的心情。

一些与衔哀相关的词语包括:哀痛、悲伤、怀忧、悲痛等。这些词语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失去亲人或经历悲痛事件时的内心感受。

衔哀的反义词可能是“欢乐”或“喜悦”,因为它们表示相反的情绪和心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