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除正的意思、除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除正的解释

授予正官。《晋书·王猛载记》:“ 坚 遣 猛 於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儁,以补 关 东守宰,授讫,言臺除正。”《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除为正官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除正"是一个古代职官术语,其核心含义指正式授予实职官职,需从字义分解与合成词义两个层面理解:


一、字义分解

  1. 本义为台阶,引申为任命、授职。《说文解字》释:“除,殿陛也。”段玉裁注:“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古代官员任命需逐级升阶,故“除”特指官职授予,如《宋史·职官志》载:“凡除授官职,皆以阶勋爵邑为序。”

    来源:《说文解字注》《宋史·职官志》

  2. 指实职、正式职位,与“代理”“暂摄”相对。如《唐六典》规定:“凡任官,阶卑而拟高则曰‘守’,阶高而拟卑则曰‘行’,未正名者曰‘检校’。”此处“正名”即实授官职。

    来源:《唐六典》


二、合成词义

“除正”为动宾结构,指解除代理职务,正式任命为实职官员。其使用多见于史书职官志:


三、同源词辨析

  1. 除授:泛指任命官职(含代理与实职)。
  2. 真除:与“除正”同义,强调代理转正式,如《汉书·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真除。”

    来源:《汉书》


结论

“除正”是古代官僚制度中由代理转为实授官职的正式程序,需经考核或任期届满方可实现,体现了古代职官管理的严格层级性。其释义可综合表述为:

解除临时职务,正式授予实任官位。

参见:历代正史《职官志》《选举志》及《通典》《文献通考》等政书。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除正”一词的解释,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历史含义 该词源于古代官职制度,指授予官员正式职位或转正为实职官衔。例如《晋书·王猛载记》记载,前秦君主苻坚派王猛选拔人才,经考核后“授讫,言台除正”,即由尚书台正式任命为实职官员。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明确解释为“除为正官也”,即从代理转为正式官职。

二、出处与用法 主要见于《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属于古代政治术语。其构词法中“除”指任命官职,“正”指实职而非虚衔。例如:“简召英俊,以补关东守宰,授讫,言台除正”。

三、其他注意事项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网)将其解释为“排除邪恶,维护正义”的成语,但此释义在权威古籍中未见依据。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误用或混淆,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官职任命含义为准。

建议需要具体分析文本语境,若涉及古代职官制度则取原义,若现代使用需谨慎核查是否属于新造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抱恨黄泉边鄙策套畅遂朝规酲解辍业摧刚为柔殿邦电气石东轩蘩虂奋北弓背工团主义工种槼橅号哭幻尘狡性节本借迳畿劳巾服禁酒及时雨亢满棱伽山六候络续耄乱蒙密灭殒囊括无遗年年凝澹凝特疲玩迁留轻敌轻颦七七绮诗全器拳坛睿欵沙笔山包海汇舌敝唇枯首尾相继霜籁宿道陶神外朗刓凿痿阳吴市隐小径哮阚谐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