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伍伯的意思、伍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伍伯的解释

伍长。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伍伯,一伍之伯。五人曰伍,五长为伯,故称伍伯。”

亦作“ 伍百 ”。役卒。多为舆卫前导或执杖行刑。《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 唐 韩愈 《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伯,一本作“ 百 ”。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呼伍伯辈,令二人持此木偶,掷之江中。”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公急命伍伯批颊曰:‘尔欲污问官耶!’” 程恩泽 《索炬叹》诗:“忽闻伍伯詬且怒,踏破柴门索蕉炬。”参阅《宋书·百官志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谈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伍伯”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用法:

一、成语含义(人际关系)

  1. 基本含义
    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关系,强调友情或亲情的深厚。其中“伍”意为相互,“伯”指兄弟或朋友。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亲密无间的朋友、兄弟,或表达团队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二、职官与历史含义

  1. 古代军队职级

    • 作为“伍长”,指五人一组的首领。据晋代崔豹《古今注》记载:“五人曰伍,五长为伯,故称伍伯”。
    • 在户籍管理中,五户为一伍,管理者也称“伍伯”。
  2. 役卒职能
    指古代官府中的差役或兵卒,负责仪仗前导、行刑等事务。如《后汉书》提到“伍伯”作为车驾护卫,唐代韩愈诗中亦有用例。


三、发音与注音


注意事项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伍伯的意思

“伍伯”是一个中国汉字词语,有着多种不同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康熙字典》,“伍”字的部首是“亻”(人),而“伯”字的部首是“人”(人)。其中,“伍”的拼音为wǔ,总共有6个笔画;“伯”的拼音为bó,总共有8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伍伯”一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即“伍”和“伯”两个字的结合。在繁体字中,“伍”字的形状与简体字相似,而“伯”字的形状则有所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一些差异。“伍”字的古时候写法为“五”字加上“人”字的组合,而“伯”字的古时候写法为“上”字与“人”字的组合。

例句

1. 他是我的伍伯,经常给我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

2. 老板对待员工非常仁慈和体贴,真是个好伍伯。

组词

与“伍伯”相关的组词包括:伍什家更(wǔ shén jiā gèng,意思是五个什家庙)、五伯(wǔ bó,意思是指排行第五的叔伯)、伍子(wǔ zǐ,意思是指伍注)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兄、长兄、兄长、长者、长人

反义词:弟、弟弟、小弟、晚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