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饥约的意思、饥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饥约的解释

飢饿困窘。《墨子·节葬下》:“上士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飢约,又若此矣。”《墨子·非儒下》:“夫飢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饥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词义解析

基本含义:指饥饿困窘的状态,即因食物匮乏导致的生理困境与生活窘迫。其中“饥”指饥饿,“约”可引申为约束、困顿,组合后强调饥饿引发的生存危机。

二、文献出处

该词主要见于《墨子》的两篇文献:

  1. 《墨子·节葬下》:描述守丧三年的礼仪导致“饥约”,需扶杖而行,体现因长期节葬习俗造成的身体虚弱与生活困顿。
  2. 《墨子·非儒下》:批判儒家在饥荒时“不辞妄取以活身”,指出人在极端饥饿时可能突破道德约束求生。

三、语境与引申

四、现代使用

“饥约”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语境。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使用“饥困”“饥寒交迫”等现代词汇。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墨子》原文或古汉语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饥约

《饥约》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包括“饥”和“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饥”字是由“食”部和“几”部组成,共有8个笔画。“约”字是由“纟”部和“勺”部组成,共有7个笔画。

来源

“饥约”一词的含义是饥饿的约定或协议。它源自于古代中国人苦于食物短缺的历史背景。

繁体

在繁体字中,“饥约”分别写作“飢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饥”字的写法稍有不同,部分字形中“口”部被写为“由”,部分字形中“口”部下方是一个竖弯弯的线。“约”字的古代写法为“約”。

例句

饥约的双方决定合作,分享食物,以度过艰苦的时期。

组词

饥荒、饥寒、饥民、约定、约束、约会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饥饿协议、饥寒交迫、饥寒饱暖

反义词:丰裕、饱足、充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