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府帅的意思、府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府帅的解释

唐 代对地方军政长官如都督府都督、节度使、经略使等的一种称谓。 韩愈 《送郑尚书序》:“ 岭 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 岭 南节度府;其四十餘分四府。府各置帅,然独 岭 南节度为大府……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府帅”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与历史语境两方面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¹,“府”指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或官署机构,如唐代的“都督府”、明清的“知府衙门”;“帅”则指军队统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例如《左传》中“帅师”即指统率军队。两字组合后,“府帅”可理解为“府级行政单位的军事统帅”或“地方军政合一的长官”,常见于宋元文献中对州府级将领的非正式称谓。

例如,南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²记载,绍兴年间部分边陲州府因战事需要,曾设“府帅”一职,由知府兼任军事指挥权,负责协调驻军与地方防务。这一职务在元代逐渐被“达鲁花赤”(地方监军)取代,明清时期未再沿用。需要注意的是,“府帅”并非历代职官制度的正式名称,而是特定时期对地方军政首领的泛称,其具体职权范围因时因地而异。

¹来源:《汉语大词典》

²来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网络扩展解释

“府帅”是唐代对地方军政长官的统称,主要指都督府都督、节度使、经略使等职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词源于唐代地方军政体系,用于指代掌握一方军事与行政权力的高级官员。这类官员通常管辖多个州府,如岭南节度使统辖22州,其他四府各领10余州()。

  2. 职能与地位
    府帅不仅负责军事防御,还兼管民政事务。例如韩愈在《送郑尚书序》中描述,当更高层级的“大府帅”经过辖区时,府帅需身着戎装(左握刀、右持弓矢)出城迎接,体现其军事属性和等级制度()。

  3. 历史背景
    唐代中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府帅的称谓也与此背景相关。如岭南节度使被称为“大府帅”,凸显其统辖范围更广、地位更高()。

  4. 现代应用
    该词现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或古文研究。现代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历史专有名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唐代地方官制,可参考韩愈相关文献或唐代职官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琁笨重逞妍鬭色踹腿儿黜昏启圣撮抄多烦独侑讹漏防微杜衅烽砦嘎儿根茇何辜后劲换毛鬟心恢恑憰怪洊跻简径警察禁更京雒尘酒盏钧天调拘守看验可嗤空法顝客拦截酹献裂眼丽名萝茑螺亭马棚风没轻没重木精拿败撇曳蜱蜉戴盆千斤使牵羊肉袒岂不顷前趋炎赶热蜃楼身衣口食失鞚士儒虽死犹荣韬眚套鞋铁石人体实通辨斡准下不了台稴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