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猛的意思、轻猛的详细解释
轻猛的解释
轻捷勇猛。 前蜀 贯休 《战城南》诗之二:“轻猛 李陵 心,摧残 苏武 节。”
词语分解
- 轻的解释 轻 (輕) ī 分量小,与“重(恘 )”相对:轻重。轻型。轻便(刵 )。轻于鸿毛。轻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程度浅,数量少:年轻。工作轻。 用力小:轻放。轻声。轻闲。轻描淡写。 负载少,装备简省
- 猛的解释 猛 ě 气势大,力量大:猛将。猛士。猛烈。勇猛。 忽然,突然:猛然。猛省(媙 )(亦作“猛醒”)。猛可(突然,陡然)。猛不防。 严厉:宽以济猛。 凶暴:苛政猛于虎。猛禽。猛兽。猛戾。猛悍。 古哺乳动物
专业解析
轻猛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轻”和“猛”两个语素构成,需结合二者本义及古籍用例进行释义:
一、字义解析
- 轻(輕)
本义指分量小,引申为“迅捷”(如《孙子兵法》“轻兵锐卒”)或“轻率勇进”(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轻则寡谋”)。
- 猛
本义为凶猛,强调“刚烈强劲”(如《说文解字》“猛,健犬也”),后泛指勇猛、猛烈。
二、复合词释义
“轻猛”指行动迅捷且勇猛刚烈,常见于古代军事或人物品评语境。例如:
《三国志·吴书·凌统传》载凌统“轻猛有胆气”,描述其作战时兼具敏捷与勇猛的特质。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卷五十五,第1296页。
三、语义演变
该词属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使用较少,但可通过古籍用例明确其内涵:
- 核心特征:强调动态的迅疾与力量的刚猛相结合,多用于武将或侠士的勇武姿态。
- 语用限制:需区别于“轻狂”“凶猛”等单方面特质的词汇,突出“敏捷+刚烈”的双重属性。
参考文献
- 许慎(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 陈寿(晋)《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轻猛”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īng měng,其基本含义为轻捷勇猛,多用于形容动作迅捷且富有力量的状态。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 轻捷勇猛:形容人或行为兼具敏捷与勇猛的特质。例如,在战斗中形容士兵行动迅速且果敢。
- 近义词:迅捷、勇猛;反义词:迟缓、柔弱(需结合语境)。
2.出处与用例
- 该词最早见于前蜀诗人贯休 的《战城南》诗之二:“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
此处以“轻猛”描述李陵的果敢性格,与苏武的坚贞气节形成对比,体现人物特质。
3.字义分解
- 轻(qīng):
- 本义为“重量小、负载力小”,如“轻如鸿毛”;
- 引申为“程度浅”(如年轻)、“不用猛力”(如轻拿轻放)。
- 猛(měng):
- 本义为“勇猛、刚强”,如“猛士”;
- 可扩展为“气势强”(如猛虎)、“突然”(如猛然)。
4.使用场景
- 现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描述古代人物的战斗风格或性格特征,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诗词背景,可参考《战城南》全诗 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把卷崩殂别辞偿清传书鸽鉏僇大路黨員大期方表反切翻涛讣车挂红盥盘黑砂星横坠輷鞫轰旋厚报黄雏建策绞直桀儁厥弛兰芳辽警列国柳星六印鹿麑裘冒干马赵温周苗情赔送朴秀弃能轻敲缓击秋旻雀台取回扫除天下山呼蛇含神思竖夫梳掌私豵献豜汰流唐举塌然托命蛙吹魏象微笑五狄物性絃匏限职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