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纠摘的意思、纠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纠摘的解释

亦作“糺摘”。督察揭发。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度尚 ﹞初为 上虞 长,纠摘姦伏,县中谓之神明。”《魏书·高恭之传》:“其所纠摘,不避权豪。”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必伸以糺摘,穷其负累,虽擢髮而数,庸可尽邪?”《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摘;汝为 开封府 尹,可不奉法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纠摘”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考析

一、本义解析

“纠摘”为古汉语复合词,由“纠”与“摘”二字合成: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纠摘:举发、揭露。如《后汉书·党锢传序》:‘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纠摘奸宄。’”

    核心义:公开揭露不法行为,含社会监督意味㈢。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纠摘:检举揭发。例:《南史·梁武帝纪》:‘诏令百官纠摘贪浊,以正纲纪。’”

    语境特征:多用于吏治场景,指向官员的监察机制㈣。

  3. 《辞源》(中华书局修订本):

    “纠摘:举发过失。‘纠’为督察,‘摘’为指斥,合指揭露弊政。”

    构词逻辑:二字近义复合,强化“揭露”的主动性㈤。

三、语义演变与用例

四、权威参考来源

㈠ ㈡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㈢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线版入口

㈣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官网查询

㈤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修订说明页

注:若链接访问受限,建议通过图书馆查阅纸质权威辞书,或使用“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官网的在线工具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纠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

1.核心含义(高权威性来源)

根据《汉典》《查字典》及古籍用例, 该词本义为“督察揭发”,多用于描述对错误、奸邪行为的揭露和批评。例如:

2.现代引申义(部分来源补充)

部分词典(如) 补充其现代用法,引申为“纠正错误并批评指责”,如在学习或工作中指出他人过失。例如:“他敢于纠摘同事的疏漏,维护了项目质量。”

使用注意

若需具体用例或古文出处,可参考《后汉纪》《魏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隘隘亨亨嘊喍巴不得白雪雪鄙生比世操剸朝昔宠惠穿方大汶口文化刀钱答言底止豆腐衣燔黍捭豚发硎新试冯歡券干豆腐共害构嫌管道过摩鼓掌机谲鸠脚可劲宽宏大度列韵厘奸凌躐率物媒证萌毓妙年品貌非凡破碗破摔千差万错契领穷家富路遒鍊日短软壁商李神民施礼瘦米双绣朔鄙蕬萝素木床桃簟铁蕉头至讬词徒坐猬奋危境显令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