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事闲坐。《礼记·玉藻》:“徒坐不尽席尺,读书、食则齐,豆去席尺。” 孔颖达 疏:“徒,空也。空坐,谓非饮食及讲问时也。”
“徒坐”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含义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可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指“无事闲坐”,即空闲时单纯坐着、没有具体事务的状态。该释义源自《礼记·玉藻》记载的古代礼仪规范,孔颖达在注疏中明确:“徒,空也。空坐,谓非饮食及讲问时也。”
传统经典出处
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辞书(如查字典)将“徒坐”延伸为成语,强调“白白浪费时间、无所作为”的贬义,例如:“徒坐指无所事事地坐着,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或努力。”
使用场景
注意:若需进一步考证原始文献或了解不同辞典的完整解释,可参考《礼记》原文及权威古籍注疏。
《徒坐》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没有事情可做而长时间坐着。
《徒坐》的部首是彳(走)和土(土地),共3个笔画。
《徒坐》是现代汉字词语,没有特定的来源。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徒坐」。
在古代,「徒坐」这个词可以写作「徒作」或「徒坐于」,意思相同。
1. 他没有工作可做,只能徒坐在家里。
2. 不要徒坐浪费时间,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吧。
3. 我徒坐了好几个小时,等待着结果。
徒坐的相关词汇有:徒劳、徒步、徒刑、坐立不安、坐以待毙等。
徒坐的近义词有:虚度、闲坐、空守、故宅等。
与徒坐相反的词汇包括:忙碌、劳作、奔波、行走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