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承受祸患。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是以分天下以厚乐,而已得与之同忧;饗天下以丰利,而我得与之共害。”
“共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òng hài,其核心含义在不同来源中略有差异,但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共同承受祸患
这一解释源自权威古籍及词典(如汉典、晋代陆机《五等诸侯论》),强调多方共同承担不利后果。例如,陆机在论述分封制时提到:“饗天下以丰利,而我得与之共害”,意指统治者与天下人共同面对祸患。
共同危害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扩展了词义,指多个人或事物联合对某一对象造成伤害。例如,描述多方合作导致负面结果时使用。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不同词典的释义差异,可参考汉典或《五等诸侯论》相关分析。
《共害》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人、组织或团体因共同的行为或行动而遭受损害。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一种共同承担责任或遭受不利后果的情况。
《共害》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共”字的“竹”部,右边是“害”字的“宀”部。它的总笔画数量为8。
《共害》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使用。它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分别是“共”和“害”,意味着共同造成损害。
《共害》的繁体字为「共害」,字形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书写方式稍有不同。
古代汉字写法通常比较复杂,很多字形在演变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共害》作为一个现代词汇,它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保持一致。
1. 他们因为合谋诈骗而共害了许多人的财产。
2. 这场火灾的起因是由于多家厂商共害防火措施的不力。
3. 政府调查发现,这两个公司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共害了市场秩序。
1. 共同
2. 互害
3. 合害
4. 共同害人
1. 共同疾苦
2. 共同受害
3. 共同损失
4. 共同遭殃
1. 共享
2. 共赢
3. 共荣
4. 共同受益
【别人正在浏览】